“自己雇人的話,還要發工錢,去收貨還得給他們錢,得著可靠的人,聽起來還挺麻煩的。”
上過學的李麗思維很清晰,很快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皺著眉頭,繼續說道:“我們不雇人,讓其他小商家送貨,雖然不花錢了,但也不受我們控製了,收了多少東西,賣給誰,我們都說的不算。”
事情很挺難辦的,李風也沒想到什麼更好的辦法,此時也是提出來,讓家裏人商量。
其實李風是偏向第一個的,這樣雖然花錢多,但容易形成規模,迅速占領市場。
後期還可以公司化,這些散出去的人就是業務員的角色,可以給予提成,分紅之類,想必他們會更加用心。
最後還是李妙水拍板了,臉上帶著決心,自信的說道:“我看就第二個,一是咱們家現在本錢有限,需要通過有限的錢,進行更多次的交易,快速積累更多的錢。二是咱們親戚沒有人能擔起這個收貨的工作,這可不是簡單的活,外人我不相信。”
老爸這個想法,李風是認為有點保守的,但沒辦法,你不能指望一個人一下子有多大的視野,自信和野心都是需要培養的。
“那就這樣,我接著說。”李風點點頭,這個定下來,就可以說下麵的:“我們讓其他人給我送貨,這就需要讓人知道我們在收貨,有必然到各個地方去宣傳一下,擴大我家的知名度。“
老爸幾人讚同不已,都認為該這麼辦,隨後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現在家裏幫忙的人,都是李風的小夥伴家裏人,活很累,但錢可給的不少,每家都挺高興的。
李風以前是不想和親戚產生經濟糾紛,但這時到可以讓他們去辦,免得被親戚們不照顧自家人,指著後背罵。
這個活不重,也有點錢拿,想來親戚們會很樂意,李風說出來後,老爸他們笑了一下,看來都知道李風的意思。
“再就是錢的事。”貸款的事,李風以前沒說,這是卻覺得必須說出來。
果然家裏人都對這個很不感冒,聽到貸款都大搖其頭。
“我們不是有20萬了麼,再加上本錢,不少了,還用得著借錢?”
村裏人都有一個觀念,那就是能不借錢就不借,有多大的本錢幹多大的事,殊不知這就是典型的小農思想。
市場很大,現在李風家裏也就是送貨到縣城去賣,隻占了總交易量的一點點份額,如果對這一就滿足了,那自然沒什麼可說的。
但李風既然重生了,說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自然對這樣的一丟丟不滿意了。
“我們現在一次運幾萬斤,但如果把知名度打出去了,更多的人來了,因為是外地人,不認識咱家,肯定不能再壓錢了,這就需要很多錢運轉。”
李風沒有著急,慢慢給家裏人分析這個貸款的事,隻有說清楚了,他們才會同意,心裏也就不會發虛了。
現在李風已經拿到了市場攤位的租賃合同,現在家裏現金流這麼豐富,流轉也很快,完全可以拿來做抵押,去銀行帶低息貸款。
聽到這裏,李妙水也有點接受了這個想法。因為生意就是這個樣子,肯定是想著越做越大,錢肯定是賺更多的好。
“我們可以去找王叔幫忙,他認識很多人,想必可以聯係到銀行的工作人員,請客送禮,肯定可以批到貸款的。”
李風後麵的事,早就想到了辦法,一說出來,讓你就覺得可行。
後續的事,進展的很順利,李風幾個叔叔伯伯都很高興去跑腿,開著三輪車去各個村子,村委會大喇叭一喊,很多人谘詢。
聽到送貨過去不光有賣東西的錢,還有提成,一下子吸引了。
這些人自發的組織起來,代替了李風一家走街串巷,幾十幾百斤的收攏散貨,東西多了,拉到李風家賣掉,活不重,很輕鬆就賺到了錢。
李風家這邊現有的人手完全不夠,隻能雇傭了更多的人,村裏的青壯勞力都來了,最後直接租用了村大隊的場地,用來堆積貨物,一時間李風家遠近聞名。
資金壓力變得很大,猶豫很久的李妙水也下定了決心,拿房子和攤位當抵押,找到王一虎幫忙,拿到了50萬的貸款。
隨著收貨賣貨形成循環,資金流水越來越大,盈利變大,貸款的壓力就不算什麼,讓一家人緊皺的眉頭也放鬆下來。
李風沒有盲目自信,阻止了家裏收購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保持著金錢七成的使用量,留有部分資金以應付風險。
等家裏人再次坐下閑聊時,少了很多急躁,不再一驚一乍,多了一些遊刃有餘。
李風自然不想他們變得自得不已,甚至固步自封,一句話再次震驚了他們。
“縣裏的花生米市場我們現在占有兩成份額,下一步如果我們占有五成,那時候會是如何場景呢?甚至如果我們做大,可以供應省城的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