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發作(1 / 3)

傍晚,北京送了一車中秋節禮過來,隨車而來的侯府外院管事帶了一紮家書,府裏的女眷們,老太太,夏夕,德雅,錢姨娘每人都收到了信。夏夕收了兩封,一封是老七的,一封是丫丫的。

信是在老太太的屋裏領的,當場拆了看。德雅看過信,如遭雷擊,一言未發地坐下了。老太太問,家裏怎麼樣?還好嗎?德雅搖搖頭,“有些事沒有說清楚,我等會再問問。”

老太太看她臉色蒼白,心知周氏被送去戒心庵的事傳過來了,有些不安。這個事一直瞞著她,就怕孕期情緒激動,引起個好歹,如今她月份大了,更讓人擔心。

老太太跟前伺候的申嬤嬤是個人精,不用老太太提,直接吩咐小丫頭去傳一份棗泥羹,幫七奶奶穩穩心神。

老太太不好勸,反過來問夏夕。夏夕把老七的家書當場念了一遍給老太太聽,他帶著侍琴等一行九人七月半已經到了大同,安了家,忠武將軍府是個三進的院子,在大同城區裏麵,目前戰事稍息,相對平靜。府裏帶去的人還在熟悉新環境,他計劃七月末動身去新疆招兵。信裏囑咐夏夕和捷哥注意身體,天熱飲食上尤其注意,不可過於貪吃生冷。還要她經常寫信,把家裏的事情及時告訴自己,以免他惦記雲雲。

老太太笑了,“還真是牽掛你們娘倆。這會兒他倒不恨我易嫁了。”

夏夕笑笑,把老七的信收了。

老太太把二老爺問安的信也交給夏夕念。老侯爺身體很好,每日早間還打拳,侯爺每天上朝下朝,日子過得也很忙碌。子弟們各安其職,都平安無事。許靜瑜在監察司的那份閑差依然掛著請假。監察司裏像他這樣護送長輩回鄉的權貴子弟不少,陸續已回來了一部分,但是德雅臨盆在即,老侯爺思之再三,決定讓許靜瑜守護到年底。中秋一過,石家莊那邊所有人就動身回北京。府裏目前在大太太的照料下一切井井有條,靜琳辦嫁妝的事情自有內務府差官忙碌,侯府迎來送往,忙碌不堪,但是皇室規製嚴格,能置喙的事情並不多,多數時候隻是走個過場,大太太應付裕如。比起一般家庭嫁女兒,人仰馬翻地四處采購辦嫁妝,靜琳為後竟似更加省心一些。

信的尾巴上順便謝了夏夕一句,說丫丫的肖像畫構思巧妙,才華驚人,使靜琳清新絕俗,迥異諸女,“頗得帝心”。立後之事上,丫丫有功,回京後必有重謝。

老太太聽了很是高興,張羅著全家都去花園子裏吃瓜賞月。

月色之下,女人們難免八卦,大家議論猜測了半天,頗得帝心是皇帝一見鍾情的意思吧?丫丫一定把靜琳畫得非常好看。那位恭寧縣主據說非常漂亮,靜琳畫上好看,進宮之後萬一沒人家漂亮可怎麼辦呢?

捷哥與夏夕雙目對視,腦子裏都意會到對方的意思,不由得起了一身寒栗。宮廷畫師可是高危職業。當年毛延壽毛師傅故意醜化王昭君,一折《漢宮秋》,皇帝痛別美人,反身果斷砍了他的腦袋。丫丫究竟畫了些神馬玩意啊,過度美化就糟了呀。

丫丫的信在口袋裏,封了火漆。夏夕忍了又忍,沒有當眾拿出來看。八歲的貧窮丫頭,沒有受過完整教育,一手畫技大出風頭就可以了,別的還是不要太觸目的好。

因為心裏有事,她的話就少,德雅一不留神更索性不見了。靜琬最近在新學洞簫,吹了一曲《平湖秋月》,應時應景,居然還不錯。錢姨娘一向靦腆不出頭,眼見今夜承歡的人不多,鼓足勇氣,和靜琬琴簫合奏,表演了一曲《勿相忘》。月色如水,均勻在流瀉在這對母女的肌膚容顏之上,寒凝帶露,絕色無雙。

夏夕一向對美女毫無抵抗力,耳畔樂曲清幽婉轉,一對佳人綽約如仙,天際一輪滿月,月畔幾點繁星,此情此景,真有疑真疑幻之歎,眼珠子都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