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建府(1 / 3)

董子台是漢代儒學大師董仲舒讀書的地方,他提出的“大一統論”“天人感應”“獨尊儒術”等理論,影響了後世幾千年,被史學家班固尊稱為“群儒首”。

這裏綠蔭森森,竹影細細,亭台樓閣錯落有致,點綴在林水之間,是個清幽雅靜的絕佳去處。這個時代又不興家庭自駕遊,又不逢年過節,偌大的園林裏,見不到幾個遊人。

女人們一下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許靜璋一路好脾氣,夏夕又向來是個愛玩溫和的性子,所以連丫頭們都覺得自在舒暢起來。一群人泛舟戲水,垂釣打獵,開心得不行。

直玩到夕陽西下,才意猶未盡地登車回家。

繞過一片竹林,眼前是一片精舍,青瓦白牆,氣勢恢弘。大門上掛著一塊匾額,上寫“龍山書院”。捷哥叫出了聲,“書院就是學堂對吧?”

“是,這個書院是本朝四大書院之一,很有名氣的,這些年從這裏考出的進士不下幾十人,舉人更是數不勝數,學風之盛,山東第一。”

夏夕笑著對捷哥說,“把你留在這裏念書吧。”

許靜璋說,“這裏不收蒙童的,能進這裏的至少都是秀才。”

捷哥倒真想去念幾天,可惜不夠資格。“這裏隻教八股文嗎?”

“並非如此,六藝都教的。龍山書院的學生通五經貫六藝,號稱全才。這裏的棋風也很盛,大大有名。”

“也教下棋?”捷哥很興奮。

“教,龍山棋派是黃河以北最厲害的棋派之一。據說棋派有十幾個7品以上的棋手,棋派當世掌門人是山東大儒程紹,棋力達到了三品,他寫過一本棋譜,叫《奕海尋珍》,十幾兩銀子一本,非常搶手的。”

捷哥知道這個時代的棋手不按段位劃分,而是從高到低分成九個品級,每個品級都有名稱和標準。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這位程大儒既是三品棋手,就相當於後世的職業七段,確實是很牛了。要是能攛掇著他跟夏夕切磋一局就好了。

“奶奶,你相當於幾品?”他問夏夕。

夏夕笑著說,“沒品。”

“我們去挑戰吧。”捷哥躍躍欲試。

許靜璋和夏夕同時說:“胡鬧。”

捷哥笑咪咪地對夏夕說,“你要是不放心,我先去探個路,找個九品的試一試。”

許靜璋把他在懷裏捂得牢牢的,“想找九品的切磋簡單,閑了找你八叔下吧,他差不多也就是個九品的水平。等你能下贏他再說。”

一行人回到大石頭村侯府莊子,天剛剛擦黑,急急忙忙洗過手臉,就去飯堂吃飯,帶回來的賴記扒雞給大家加了菜,贏得一片讚譽聲。

吃罷晚飯,大太太對許靜璋說,“老七,你和媳婦且別忙回屋,到老太太屋裏坐一會兒,有事跟你商量。”

夏夕本能地覺得警惕起來。她在這個世界運勢很差,白天挺快活,這會就該還回去了。

丫頭們送上茶之後,悄悄的退下。

大太太說:“今天來的碧蓮老太太賞了200兩銀子,我也給了100兩,她的事算是了了。不過她走這一趟倒給我提了個醒,老七已是四品忠武將軍,這回回去怕是第一件事就要忙著開牙建府了。德閔可能不懂,朝廷慣例,大將軍隨軍不得帶家眷,所以你和捷哥是不能跟著老七一起去大同的。”

夏夕懵懂點頭。似乎有這樣的印象,大將軍在外征戰,家眷留在原籍或都城,便於朝廷節製管理。

“老七剛開始是個六品都尉,和大軍一起住軍帳的。如今升了官,有了單獨的府第和衙門,手下上千軍士,前頭商議軍政大事,後頭也得有女人照顧生活。所以老太太跟我商量,給老七帶兩個丫頭過去服侍。他原本有個通房,你們看看要不要帶上她?老七如果不喜歡,另外挑兩個也行的。走之前你們商量好,我替你們安排。”

夏夕覺得一股涼氣順著腳底流了下去,腿有點僵直站不住。大太太平靜地看著她,眼底波瀾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