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戰略概論(1)(2 / 3)

僅僅把軍隊配置在某一地點,這隻表明在這裏有可能發生戰鬥,並不一定真正會發生戰鬥。這種可能性能不能看做是現實性,看做是一種實際的東西呢?當然可以。戰鬥的可能性隻要具有效果,就可以看做是實際的東西,而戰鬥的可能性總是有效果的,不管效果如何。

一 可能的戰鬥因其效果應該看做是實際的戰鬥

如果派遣一支部隊去截斷逃跑的敵人的退路,而敵人沒有進行戰鬥就投降了,那麼正是我們派去的這支部隊準備進行戰鬥,才使敵人做出了投降的決定。

如果我軍占領了敵人一個沒有設防的地區,從而剝奪了敵人大批的補充力量,那麼,我軍所以能夠占有這個地區,隻是因為我們派去的部隊已經使敵人看到:如果他要奪回這個地區,我軍就要同他進行戰鬥。

在上述兩種場合,戰鬥隻是有發生的可能,就已經產生了效果,可能性就成為現實性。假定在這兩種場合敵人以優勢兵力抗擊我軍,迫使我軍不經過戰鬥就放棄自己的目的,那麼,縱然我們沒有達到目的,但我們原定在這裏進行的戰鬥,仍然是有效果的,因為它把敵人的兵力吸引來了。即使整個行動失利了,這種部署有一定的效果,隻不過這種效果同一次失利的戰鬥的效果相似而已。

由此可見,不管戰鬥已實際進行,或者僅僅是做了部署而並未實際發生戰鬥,隻有通過戰鬥的效果才能實現消滅敵人軍隊和打垮敵人的目的。

二 戰鬥的雙重目的

戰鬥的效果是雙重的,即直接的和間接的。如果戰鬥不是直接以消滅敵人軍隊為目的,而是通過其他活動來達到這個目的,盡管有所曲折,但能夠以更大的力量來達到消滅敵人軍隊的目的,那麼,這種戰鬥的效果就是間接的。占領某些地區、城市、要塞、道路、橋梁、倉庫等等,可以是一次戰鬥的直接目的,但決不是最終目的。它們隻是取得更大優勢的手段,目的在於在敵人無力應戰的情況下同他作戰。因此,它們隻是中間環節,是通向有效要素的階梯,決不是有效要素本身。

三 戰例

1814年,拿破侖的首都被占,於是戰爭的目的達到了。從巴黎開始的政治的崩潰局麵發生了作用,一條巨大的裂痕使這個皇帝的權勢趨於崩潰。但是,這一切必須按下述觀點來分析:政治上的崩潰急劇地削弱了拿破侖的兵力和抵抗力,聯軍的優勢相對地增長了,拿破侖無法再進行任何抵抗,這樣,才有可能同法國媾和。假如當時聯軍的兵力由於外在原因遭到了同樣的削弱而喪失優勢,那麼,占領巴黎的全部效果和重要性也就消失了。

我們應當考慮到敵我雙方在戰爭中和戰局中每一時刻發起的大小戰鬥產生的效果,隻有這樣,在製訂戰局計劃或戰爭計劃時才能確定一開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不這樣看問題,就會對其他活動做出錯誤的評價。戰爭或戰爭中的各個戰局是一條完全由相互銜接的一係列戰鬥所組成的鎖鏈,占領某些地點或未設防的地區隻是一係列事件中的一個環節,在戰爭中隻有最終的結局才能決定各次行動的得失。

如果指揮官的智力始終集中在一係列戰鬥上,隻要這些戰鬥能夠事先預見到,那麼他就始終是在通往目標的筆直道路上行進,這樣,智力的運動就具有了一種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速度,也就是說,意願和行動就具有了一種恰如其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動力。

第二章 戰略要素

戰略要素可區分為以下幾類: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學要素、地理要素和統計要素。

精神素質及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屬於第一類;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等屬於第二類;作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動(隻要它們的幾何數值是有計算價值的)屬於第三類;製高點、山脈、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響屬於第四類;一切補給手段等屬於第五類。這些要素在所有軍事行動中大多是錯綜複雜並且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如果有人想根據這些要素來研究戰略,那麼,這將是一種最不幸的想法。他必然會在脫離實際的分析中迷失方向,就像在夢中從抽象的橋墩向現實世界架橋一樣,必然會徒勞無益。但願上天保佑,不要有哪個理論家做這樣的開端。我們決不想離開整個現實世界,也決不想使我們的分析超過讀者對我們的思想所能理解的程度。我們的思想並不是從抽象研究中得來的,而是從整個戰爭現象給我們的印象中得來的。

第三章 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精神要素貫穿於整個戰爭領域,它們同推動和引導整個物質力量的意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仿佛融合成一體,因為意誌本身也是一種精神要素。

軍隊的武德、統帥的才能和政府的智慧以及他們的其他精神素質,作戰地區的民心,一次勝利或失敗產生的精神作用,這些東西本身各不相同,對戰爭產生極不相同的影響。

這些問題屬於軍事藝術理論的範疇。如果有人墨守成規,把一切精神要素都排除在規則和原則之外,一遇到精神要素,就把它作為例外,那麼這隻能是一種可憐的哲學。

戰略理論也不應該把精神要素排斥在外,因為物質力量的作用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不可能像用化學方法分析合金那樣把它們分解開。戰略理論為物質力量製訂每條規則時,都必須考慮精神要素可能占有的比重,否則,規則就會變成絕對的條文,有時顯得小心翼翼而局限性很大,有時又超乎尋常的寬泛。即使完全不想涉及精神內容的理論,也必然會不知不覺地觸及精神領域,因為不考慮精神的影響,任何問題都根本得不到說明,例如勝利所產生的作用。本篇論述的大部分問題,既涉及物質的因素和作用,又涉及精神的因素和作用,物質的因素和作用不過是本質的刀柄,精神的因素和作用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的鋒利的刀刃。

曆史最能證明精神要素的價值和它們的驚人的作用,這正是統帥能夠從曆史中吸取的最寶貴、最純真的精神養料。我們本來可以詳盡地考察戰爭中的各種最主要的精神現象,並且像勤勉的講師那樣仔細地探討每一種精神現象的利弊。但是,這樣做就很容易陷入一般和平庸的境地,在分析過程中容易忽視實質,不知不覺地隻注意那些人所共知的東西。因此,我們在這裏寧願采用不全麵的和不完整的敘述方法,使大家普遍注意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並指出本篇所有論點的精神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