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手足箴言(1 / 2)

很多年以前,我在醫院為父親陪床。病人睡熟之後,陪床的人並沒有床可睡。時間已在後半夜,我散步在一樓和三樓的樓梯間。這時的醫院沒什麼走動了,幾個鄉下人披著棉襖蹲在樓梯口吸煙。偶爾,有係著口罩的護士手執葡萄糖瓶輕盈往來。

我下到一樓,又拾階上樓。走在我前麵的一個小姑娘,約莫是個中學生,行走間蹲下,揀一樣東西,旋又走開了,回頭瞅我一眼。她走開後,地上一個薄白之物仍放著,像一個手帕。

我走近看,這不是手帕,而是一小片月光攤在樓梯上。為什麼是一小片呢?原來是從被釘死的落地長窗斜照進來的,隻有一方手帕大的小窗未釘死。子夜之時,下弦月已踱到西天。這一片月光射入,在昏黃的樓道燈光下,彌足可貴。

小姑娘誤以為這是奶白色的手帕,她彎腰時,手指觸到冰涼的水泥地上便縮回了。她瞅了我一眼,也許是怕笑話。

我不會笑她,這一舉動裏充滿生機。小姑娘也是一個病人的家屬,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忍受著怎樣的煎熬。但她是這麼敏感,心裏盛著美,不然不會把月光誤作手帕。

在她發現這塊“月光手帕”前,我已將樓梯走了幾遍,對周遭懵然,無動於衷。正是因為她彎腰,才誘使我把這一片月色看成手帕,或者像手帕。但我感傷於自己沒有她那樣的空靈,走過來也不會彎下腰去。因為一雙磨煉得很俗的眼睛極易發現月光的破綻,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悅。

許多年過去了,我對此事有了新的想法。多麼喜歡她把這塊“手帕”揀起來,抖一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替月光遺憾,它辜負了小姑娘輕巧的半蹲著揀手帕的樣子。

1.手足是人降生之後最先遇到的合作夥伴、競爭對手、朋友和敵人。

2.在童年,手足之間的競爭即資源的競爭。

食品、衣物和玩具是有限的物質資源。父母恩寵是無限的精神資源。

後來,這兩種競爭出現在人類所有的紛爭中。

3.父母的價值觀深刻影響到競爭者們——兄弟姐妹——對公平正義的理解。在競爭中,他們對勤勞、誠實、才智、謊言、取巧和餡媚積累了欣慰或痛苦的經驗。

4.人在童年最強烈的傾向是公平的傾向。

然而不算太健康的家庭在分配方麵片麵推行弱者法則;越幼小者、越無能者得到的資源越多,與社會法則正相反。

孩子們期待父母公平,然而父母從來都不公平,他們是幼稚的管理者。婚姻把他們突然推到管理者的位置,之前他們全是被管理者。

5.爭寵是人類永無休止的追求,始於童年,始於手足之間。

父母的言語、臉色對兒女如同太陽一樣,是永不枯竭的資源。

父母大多是恩寵陽光的濫用者。

濫用恩寵會讓爭寵者迷失方向感。

好的父母應該像上帝或太陽一樣,讓恩寵促進生長,讓恩寵附加公平,讓恩寵與責任並存。

6.在童年,人過了很長時間才得知手足之間伴有共同的血緣,但不知血緣有什麼用。

7.手足值得終生記憶的是他們來自兩個房子。

——母腹的房子是他們共同的發源地,不同隻在各自的胞衣。

——家庭的房子籠罩他們彼此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