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酥手黃藤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幹淚痕殘
欲看心事獨語欄杆
難難難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幹淚痕殘
欲看心事獨語欄杆
難難難
“涵兒,你的心亂了......”悠悠的一聲歎息,終止了葉雨涵隨意撥弄琴弦的手,琴弦因嘎然而止的手而“嘣”的一聲斷開了,原本悠揚的琴聲也隨之而止,同時也招回了她飛揚的思緒。
葉雨涵緩緩的起身,微微的行了個禮:“娘!”
杜豔秋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微微的搖搖頭:“最美妙的琴音不在於彈琴之人的琴技有多麼的熟練,而在於她能否表達出,或者說能否讓聞音之人聽出彈琴之人的心中所想!我不知道我是否教錯你了!你如此輕易的將自己的心事形於外,這叫人如何能安心啊?”這個女兒自從今日江子陵走後就一直在涼亭練琴,說是練琴還不如說是在訴說自己的心事!
葉雨涵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杜豔秋,不明白娘親的擔憂如何而來!
杜豔秋向自己的貼身丫鬟緋紅使了個眼色,徑自在桌邊坐下:“涵兒,外麵母女好久不曾一起喝茶了,今天就讓我試試你的茶藝吧!”
說罷,緋紅已將杜豔秋收藏的茶具擺在了桌上。
葉雨涵恭敬的回答:“是,娘!”言罷,用已經準備好的開水洗淨茶甌,品茗杯。(溫具)然後攝取了一些上好的鐵觀音於茶甌內。(置茶)將煮沸的開水先低後高的衝入茶甌,使茶葉隨著流水旋轉,直至開水剛開始溢出茶甌為止,加蓋後倒入品茗杯。(潤茶)
葉雨涵微微抬頭看了一眼無聲的娘親,用剛煮沸的沸水采用鳳凰三點頭(先低後高)的方法衝入甌中。(衝泡)之後,左手提起甌蓋輕輕地在甌麵上繞一圈把浮在甌麵上的泡沫刮起,俗稱“春風拂麵”,然後右手提起水壺把甌蓋衝淨,蓋好甌蓋後靜置一會兒。(刮沫)然後將品茗杯中的洗茶留香水一一倒掉。用拇指、中指挾住茶甌口沿,食指抵住甌蓋的鈕,在茶甌的口沿與蓋之間露出一條水縫,提起蓋甌,沿茶船邊緣繞一圈把甌底的水刮掉,然後用茶巾吸去殘存的水漬。然後用“關公巡城”的方法把茶水巡回注入弧形排開的各個茶杯中。(分茶)倒茶後,將甌底最濃的少許茶湯,又以“韓信點兵”的手法使各個茶杯的茶湯濃度達到一致。(點茶)
完成以後,葉雨涵將其中的一杯遞給杜豔秋,靜靜的等待她的品價。
杜豔秋先端起杯子慢慢由遠及近聞香數次,後觀色,再小口品嚐,讓茶湯巡舌而轉,充分領略茶味後再咽下。用手絹象征性的擦了擦嘴角,才輕輕的說:“這鐵觀音的衝泡手法你做的已經非常的熟練了,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你告訴我何為茶道?”
葉雨涵聞言愣了一下,原本她對於自己的茶藝是很有信心的,畢竟自己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但是此刻聽了杜豔秋的話,竟然無言以對,隻是愣愣的看著杜豔秋無語。
“茶道其實無非就是點茶燒水,喝而知其本而已!但人生在世,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領悟到這個‘本’呢?”杜豔秋輕輕的說,“茶道有‘四啼’:和、靜、怡、真。“和”是茶道的靈魂,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靜’是茶道靈魂能以莫立和實現的憑藉,‘和’是因‘靜’而‘和’的,沒有“靜”的氛圍和境界,‘和’是一份殘缺的心靈。‘怡’是‘靜’的怡,‘和’的怡,因為‘怡’是靈魂的跳動,是脈搏,是瞬間的人生頓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絲絲感動和一次次顫抖。‘真’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品茶人的心靈宗教,‘真’是‘和’的真,‘靜’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參悟,是透徹,是從容,是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