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節 改變飲食習慣治療兒童肥胖五法(1 / 1)

1.飲食偏好誘導

肥胖兒童往往偏愛葷食和甜食。父母應對其加以誘導,讓他們逐漸喜愛吃粗糧和蔬菜,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肉食和精細穀物數量,不吃肥肉和甜食。目前,西方國家正在興起“淡味減肥”的飲食時尚,即增加蒸、煮、烤和涼拌菜,減少油炸食物和炒菜。同時,在烹調時應少放鹽、盡量不放糖和味精。這些都有助於減少攝食量。

國內在此方麵采用“顏色食物”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顏色食品分為綠燈、紅燈、黃燈三種,分別代表鼓勵攝入的健康食品、應嚴格限製的食品和限量攝入的食品。“綠燈食品”包括瘦肉、魚和海產品、蛋類(去黃)、脫脂奶類、豆製品、蔬菜和含糖量不高的各種水果。“紅燈食品”包括肥肉、油炸食品、奶油食品和含奶油的冷飲、果仁、白糖、糖果及高糖飲料、甜點、洋快餐和膨化食品。“黃燈食品”包括穀類食品、薯類食品、全蛋(包括蛋黃)類食品、香蕉、葡萄和甜橘等水果。

2.改變飽足感

肥胖兒童飽足感與正常兒童不同。正常兒童每餐吃到八九分飽即感滿足,不再進食。肥胖兒童往往吃到十分飽還不滿足,仍然要繼續進食,直到十二分飽為止。父母應當逐漸改變他們的飽足感,首先減至十分飽,然後逐漸減至八九分飽,這樣食量也就減少了1/4~1/3.這種措施與饑餓療法不同,並不會損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3.減慢進食速度

如果肥胖者學會細嚼慢咽地吃東西,他就會有時間對所吃的東西加以品嚐,並且到時間會自然停止。如果吃得太快,可以讓自己吃完一小份後暫停一會兒,然後再吃另一份。這兩種方法並非引導肥胖者少吃,而是幫助他們掌握忍耐饑餓的技巧,用這些方法可使他們逐漸確定合理的食量。肥胖兒童進食速度也與正常兒童不同,他們往往狼吞虎咽,吃得又快又多。現已知,人進食以後,血糖會慢慢升高,當升至一定水平,就會刺激大腦,發出飽足感信號,於是人就會停止進食。若進食太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對滯後,大腦發出飽足感信號相對較晚。同時,由於進食速度太快,在出現停止進食行為之前,人已超量進食。為了控製肥胖,必須教育孩子細嚼慢咽。

4.減少靜坐休息時間增加運動

餐後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等不良習慣都是兒童發生肥胖的原因。增加孩子的運動量,減少其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都有利於兒童控製體重。家長還應注意激發肥胖兒童的運動興趣,鼓勵其堅持鍛煉。在運動過程中,有意識安排競賽、對抗性活動,讓他們參與競爭,發揮潛力。這樣能增強肥胖兒童的主動性,鍛煉勇敢、頑強、果斷的性格,提高自製能力,並磨煉出良好的意誌品質。另外,肥胖兒童往往貪睡少動。因此,應當盡量減少他們的睡眠時間,學齡前兒童每天睡覺不要多於10個小時。

5.監督與鼓勵

父母應盡量避免讓肥胖兒童單獨進食,鼓勵其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需要減肥的兒童還可以在親朋好友當中,挑選幾個對自己有影響的人充當監督員,監督者在兒童定期完成減肥目標時可給予適當獎勵。這些措施都可以幫助孩子控製飲食。在必要時,還可以鼓勵孩子找一個同樣需要減肥的兒童結成夥伴,互相鼓勵和督促,取長補短,共同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