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把握時機治療寶寶個子矮小(2 / 2)

4.監測的項目

所有寶寶出生後滿28天,就要到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童保健門診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接受生長發育指導。

有關身高的項目主要有對身高進行評估、計算身高生長速度。一般而言,生長速度正常的寶寶,在1歲以內全年身高將增長24~25厘米,1~2歲要增長10~12厘米,2歲以後到青春發育前期,每年則增長5~8厘米。

而生長速度較慢則是從年身高增長速度來看的,即0~2歲低於上述正常速率的70%,2歲以後至青春發育前期,每年的增長速度低於4厘米。

兒童測量身高後,由保健人員對照《0~6歲兒童標準身高參考值》比較,按年齡來看身高是小於P3值的,則初步判斷身高偏矮,但並非有疾病,因為正常人群中就有3%的兒童低於該標準。(備注:所謂“小於P3”的身高值,是指同年齡同性別的正常兒童人群中,有97%的人比它高,3%的人比它低。)

5.解決的方法

經明確診斷,有疾病的寶寶應直接轉向專科門診治療。而在排除各種疾病後,對於正常兒童和單純矮小寶寶,主要做到:

(1)定期體檢,觀察身高增長速度

1歲內每3個月一次,1歲以後6個月隨訪一次,2歲後每年身高的長速大於5厘米的寶寶就可以排除矮小情況。骨齡則一年複查一次。

(2)采取正確養護方法

爸媽對於單純矮小的寶寶,在養護時應該特別注意保證其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煉與戶外陽光照射等,以促進其生長。同時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不可因寶寶身材矮小就給其吃大量的補品,尤其是人參、蜂王漿等一些給老人、婦女吃的補品,因為其中可能含有激素等,會刺激兒童提早發育成熟,造成矮小。

寶寶的身高是要爸媽經常留意的,定期體檢加上遵照正確的方法,寶寶一定可以長得盡如爸媽意願。

6.身材矮小的臨床鑒別分類

許多疾病均可以引起矮小,醫學界有一套身材矮小的辨別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矮小過程中,許多家長存在幾個誤區:首先是試圖改變遺傳身高,如果孩子達到正常的遺傳身高,就不要再盲目為孩子“拔苗助長”。其次,盲目相信廣告宣傳,為孩子濫用增高產品,往往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故而針對孩子的矮小問題,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在醫生指導下給予治療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