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月生命的真義(1)(1 / 3)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麵對現實微笑,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麵衡量善與惡。生活,就是有正義感、愛真理、有理智,就是矢誌不渝、誠實不欺、表裏如一、心智純正,並且對權利與義務同等重視。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價值,自己所能做到的與自己所應該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

——雨果

在電光閃耀的瞬間,我在我的生命中看到了你創造的宏偉——那曆盡生死、前生與今世的無限的宇宙。

當我看到我的生命被無意義的時光抓住時,我為我的毫無價值而哭泣;當我看到我的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中時,我知道它是寶貴的,不應該在憂傷、退隱中浪費。

——泰戈爾

人如果能夠從遠處看我們的世界,他可能會因為看到那麼多的愚行與憎恨而哭泣。我們做了太多可笑、愚蠢又可憎的事。有的人獵殺野獸,自己卻成為野獸;有的人喂糧草給騾、馬吃,讓他們拖載貨物,卻對餓死的饑民嗤之以鼻;還有人充斥巨資蓋豪宅,卻不願為無家可歸的人盡一點心力。有的人隻求賺錢,有的人隻求享樂,還有一些人專門偷東西。

從這些暴行與罪惡中,可以看到人們隻知道自己的利益,從未想過世界上最需要的是什麼。

——聖約翰·克雷索斯騰

死和傷對於勇敢的人來說是痛苦,違背了他們的意誌,但是他會正視它們,因為這樣是高尚的,或者因為不這樣做是可鄙的。他越是全麵地具有德性,他越是幸福,那麼,他想到死亡就越是痛苦。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生命是值得保留的,他明知會喪失最偉大的好東西,這是痛苦的。

——亞裏士多德

人們既然不能治療死、悲慘、無知,他們便認定了自己的幸福而根本不去想這些。

盡管有著這些悲慘,人還是想要能夠幸福,並且僅僅想要能夠幸福而不能不想要幸福;然而他又怎樣才能掌握幸福呢?為了要好好做到這一點,他就必須使自己不死;然而既然不能不死,所以他就立意不讓自己去想到死。

——帕斯卡爾

人,隨便怎麼分類都可以,不過我覺得最好的區分是:一種人畢生致力於擁有,另一種人畢生致力於有所作為。

——黑格爾

有趣的是,擁有權位的人隻能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確認自己的幸福。而如果根據自身的感覺來判斷,就很難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他們能引以為自慰的,隻是別人對自己的羨慕和模仿。這使他們得到驕傲和榮譽,盡管與此同時,他們心中的感覺也許恰恰相反。他們會時時感到憂慮,盡管他們隻有在結局到來時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培根

真正的科學與藝術有兩項非常明確的指標:第一個內在的跡象是學者或藝術家為犧牲、為內心的召喚,不為利益而工作。第二,外在的跡象則是他們的工作必須能被所有人了解。真正的科學研究應該是大家都能接近,而且是當代所有人以為重要的知識;真正的藝術則將這項真理從知識的領域轉移到知覺的領域。

——托爾斯泰

保持平靜,並看清貫穿你的生命的模式與計劃,沒有哪件事是不期而遇的。

——卡迪

有時候,雖然你很想克製激情,但仍然覺得克服不了誘惑,不要因此以為你無法成功,這隻不過說明你這個目的失敗。好的騎手不會在第一次停不下馬匹時就放下韁繩,他會一再拉緊韁繩,直到馬終於停下來為止。所以,如果你第一次無法抗拒誘惑,要繼續努力,最後占上風的一定是你,不是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