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要當心

“寵物熱”眼下正有抬頭的趨勢,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或者並不重視。貓、狗可傳播幾十種危害人類健康的急性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而一些疾病對於有女孩子的家庭更應當引起警惕。

首先是急性傳染病的危害,比如狂犬病,95%的患者為犬咬傷致病,另5%為家貓咬傷致病,其發病者年齡越小比重越大。狂犬病的病死率幾乎是100%。狗可傳播炭疽病、萊姆病、黑熱病、鉤端螺旋病,貓可傳播貓癬、貓爪熱。

再有不可忽視的是寄生蟲病的危害。貓、狗可傳播大部分人體寄生蟲病,如弓形蟲、藍氏賈弟鞭毛蟲、肝吸蟲、肺吸蟲、旋毛蟲、包蟲等,其中弓形蟲病所帶來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婦幼衛生等有關部門的關注。

弓形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由於該蟲的滋養體呈弓形,所以得名為“弓形蟲”。

貓和狗的弓形蟲感染率極高,據國外報道,貓為5%—85%,狗為26.3%—85%;而國內的感染率也很高,貓為15.6%—73%,狗為3.69%—33%。國內城市居民的弓形蟲抗體陽性率相當高,如北京為17.1%—23.5%,天津為21.1%—38.6%。貓糞的弓形蟲卵囊有很強的傳染性,它可通過空氣、手或蒼蠅、蟑螂汙染食物。貓、狗的痰和唾液內也有弓形蟲,當兒童與貓、狗逗著玩時,手上、臉上被貓、狗舔到,便可傳染;而抱著貓、狗睡覺的兒童,更是容易誘發生殖係統的傳染病。

孩子看電視要控製

讓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孩子會把自己的空閑時間都交給電視,因為他們還欠缺自我規劃能力。要六七歲的孩子“懂節製”,是爸爸媽媽規避教養之責,如何節製,還得家長具體指導。電視本身沒什麼錯,運用得當,它能為孩子的成長做出有益貢獻。但有的父母卻把育兒責任完全交給電視,等到有一天發現孩子的生活中隻有電視時,想改正已經難了。

孩子適當看看電視不是什麼壞事,但家長要同孩子一起篩選節目,並同孩子討論電視內容。在美國,曾發生哥哥拿槍打死妹妹的慘劇,因為電視裏的警察是這麼做的;六歲的哥哥騎在妹妹背上一陣猛拳,因為卡通片中的英雄是這麼做的。是非觀念尚薄弱的孩童,怎能期望他會自我節製或自己選擇、欣賞有益的電視節目?這項工作,一定要有家長的參與、控製。孩子搞不清現實與電視劇的分別,家長要適時加以指導。比如,“超人有超能力才會飛,我們沒有超能力,我們不會。所以,超人可以從十樓窗口飛到一樓,我們可不行。”

即便是教學的錄像帶或光盤,也可能品質良莠不齊,家長一定要嚴格把關,千萬不要說:“我很忙,你自己去看錄像帶吧。”或者“別煩我,你去看光盤吧。”電視決不是休閑的全部,應該讓孩子做自己時間的主人,幫他製定一份每天的作息時間表,教他規劃、運用時間。或做戶外運動,或閱讀,或畫畫,或與小朋友一同玩耍,這都是孩子打發空閑時間的好方法。

電視保姆不宜多請

現代生活中的孩子從小就已經開始從電視裏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了解世界了。但是電視真的可以成為媽媽的“幫手”,成為最經濟實用的“家庭保姆”嗎?

通常,剛開始學走路的小寶寶是非常喜歡看電視的。電視對孩子們產生的影響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因為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麵的,也可能是負麵的。

看電視10分鍾—20分鍾收益最佳。

毫無疑問,電視可以使寶寶獲得從其他途徑中無法獲取的經驗。他可以和動物們、鳥類、魚等一起旅行,這種旅行是安全的,因為他甚至不用從自己的座位上移開。看電視對寶寶們的思維是非常有益的——每天10到20分鍾的收看時間,可以鍛煉孩子的注意力。能夠安靜地坐著看完十幾分鍾電視的孩子會慢慢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能力。

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你還可以針對節目提出幾個問題讓他來回答,比如,讓他告訴你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雖然孩子記憶能力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很大的發展,但是你提出的問題會使他更加集中注意力。

電視兒童教程中都包含有教育成分,為的是教孩子們一些新的概念。例如,顏色和形狀的識別,指出周圍日用品的名稱,基本的數數能力,這些都是電視教程中所包含的內容,它們都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豐富你和孩子之間的遊戲內容。

看電視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和你的寶寶可以共同分享電視節目,一邊摟著寶寶,一邊看卡通片是很大的快樂。

常看電視容易變懶。

電視對寶寶而言,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寶寶可能非常依賴它,而忽略了自己的玩具和朋友,變得非常不愛動。在接受知識的方式上,總是采取被動接受,而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大大降低。

另外一個潛在的負麵影響是——孩子可能並沒有看家長讓他看的節目。

讓孩子和電視獨處幾分鍾後,家長也許就會發現他正在看一些並不適合他看的成人節目。

電視看多了的征兆。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判斷出孩子看電視看得太多了呢?

1.寶寶焦躁不安,盡管他並不想讓你把電視關上,他的臉上也帶有厭倦的表情。

2.抱怨頭疼,而且感覺不舒服。這些可能就是由於看電視時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導致的。

3.盡管電視中有其他的兒童節目,但寶寶還是一遍又一遍地看自己最喜歡的電影。

4.盡管家長把寶寶抱到電視機前,想讓自己也休息一下,但寶寶還是從電視旁溜開。

他不再喜歡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歡玩玩具,而隻想看電視。

慎重對待零花錢

德國教育學家瓦爾特·康彼夫斯基有一句名言:“一個馬克可以毀掉一個孩子,也可以助成一個孩子。”他指的是金錢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市1996年發生的13歲兒童殺母案,曾轟動全社會,引起千千萬萬家長的震驚,人們不得不認真思考。事件起因,隻是因為母親曾無節製地從小給孩子零花錢,使孩子為所欲為,當欲望不能滿足時便起了殺機,用刀刺死母親。孩子固然有罪,母親則是自食惡果。

日本川口秀子教授用了兩年時間,在384個家庭中對孩子的零花錢做了專題調查。調查結果發現,能夠正確處理的家長僅占一半,可見問題的嚴重性。尤其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零花錢問題更是突出。所謂正確處理,即給孩子零花錢應該有助於其品德心理的正常形成與健康發展。品德是人的個體現象,是社會道德現象在個體身上的具體表現。它的形成與發展,既依賴於客觀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也依賴於人的心理發展規律。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三種基本心理因素,三者又有著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的影響。一般說來,道德認識是道德情感形成的基礎,而道德情感又影響道德行為的傾向性。總之,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從嬰幼兒時期便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培養形成的。優良的道德品質內容豐富,而在對待物質生活上如何克服享受心理是重要的一環。給孩子零花錢不當,又不加以正確教育,往往會助長孩子的享受心理。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享受心理可發展為享樂主義,成為犯罪心理的先兆。如貪吃穿,互相攀比,盲目地崇拜名牌,追求奇珍美食,講究高檔化、時髦化,吸煙、酗酒、鬥毆、賭博、貪得無厭,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好虛榮和冒險;如厭惡勞動,懶惰,自私,交壞朋友,玩弄異性,曠課,說謊,甚至發展為吸毒、偷盜、強奸、殺人、淪為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