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寫作,隻是因為內心的一種需要。
初一,一位美麗善良的語文老師偏愛上了我的作文,把它當成範文在當時的班裏朗誦。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愛上了寫作。後來一直以為是這位老師讓我愛上了寫作,其實不是,我後來才發覺,之所以愛上寫作,隻是因為它像一把鑰匙一樣能恰到好處地打開我的“心鎖”,讓我領略到了內心春天的美麗,也讓我體味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境界。
而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寫作,應該算是高一。從初中過渡到高中,並不困難,真正難的是從高中走入大學的殿堂。現在想起來,這三年,一直陪伴我,給我力量,給我希望,也給我繼續走下去的勇氣的一直是文學。是的,高中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三年,我走得顛顛撞撞,仿佛一直在生命的邊緣徘徊,直到那部劇謝幕,我還一直是個配角。所以說,我從心底裏明白,我是一個不擅長於理科的人。
往事都已然遠去,一些東西卻仍然紮根在心靈深處,像一根潛藏在骨頭裏的針,動不動就給你一針,疼痛不已。盡管這樣,在那三年之中,我還一直鍾情於寫作。我像一隻鴕鳥,日日夜夜向上蒼期盼讓時光早點流去,讓我跳出這口黑暗的井;為了不讓自己受到任何的傷害,我把頭一直藏在泥土裏,企圖不讓任何人看見;為了宣泄內心的煩惱,我日以繼夜地在紙上塗鴉,那些文字我至今都不敢去翻閱。
終於,一切都結束了。我一直相信那句話:上蒼對待每一個人是公平的。於是,高考之後我順利跨過了大學的門檻,終於有了充裕的時間讓我去完成自己的夢想。現在才知道,能夠一刻不停地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能夠不再受到任何的捆縛,能夠不再為了那些計算題想破頭腦的時候,我的心多麼自由,多麼歡愉,多麼幸福。大學三年以來,我把自己完完全全關進了文學這座宮殿,勤勤懇懇地汲取它的每一滴乳汁。可以說,我的高中生活和大學生活是兩個極端,一個名為“地獄”,一個名為“天堂”。
沒幾個人能夠真正懂我,當我因過分關注寫作而忽略了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當我站在大學的講台上連一個自我介紹都講得含糊不清時,當關於“我的普通話不好”這樣的不是諷刺卻類似諷刺的話語在中文係流傳時,我的心是平靜不已的。因為我堅定地告訴自己,我這輩子是靠“寫”而絕對不會靠“吹”來完成自己的夢想。假設我有成名的一天,假設成名了之後別人來邀請我做演講,我可以自由地選擇拒絕。甚至,毫不猶豫。
好了,一切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愛愛恨恨都會一直在人生這條河中交替出現,沒有人能夠將這一切解釋得清楚。我隻需告訴自己,文學這條路,無論多難,即使好比珠穆朗瑪峰,我這輩子也攀登定了!
——2012年12月3日於南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