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現金儲備不必超過5000元,日常支付多利用工行牡丹貸記卡,最大限度地提高資金運用效率。
事實證明,這個投資組合是安全而有效的,郭佳可以更放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對於女性投資,逃避風險不如適當承擔風險。一味地回避風險,將使自己的資產大大貶值,根本實現不了穩健保值的初衷。有段時間,借股市行情不好的機會,很多債券基金都熱炒自己的“安全”概念。可後來債市和債券基金的大跌,說明了安全的投資其實是不存在的。重點通過股票基金長期係統投資股市,將是普通女性積累財富的好機會。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是一切理財的基礎,也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你可以將35%左右的資金用於儲蓄。隨時想用的錢存成活期,固定收入除生活費外存成零存整取,大筆暫時不用的現金可以有本取息,有計劃目標時可以選擇三個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期儲蓄。
將30%左右的資金用於購買國債。其優點是免征利息稅,收益率比定期儲蓄高,兌現也不難,隻需到銀行儲蓄網點辦理提前支取即可。缺點是不到半年提前支取不計息。超過半年提前支取按各個檔次分段計算利息,但要收取0.2%的手續費。
將10%左右的資金用於投保。投保未出“險情”時如同儲蓄,出了“險情”受益匪淺。雖說保險好處多,但現在它仍不能完全與銀行儲蓄相比,儲蓄可以隨時支取,保險則是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在發生意外事故後才能給予賠償,保險不能不保,也不能過量。
將5%左右的資金用於購買股票。股票流動性很好,基本可以隨時兌現,而且收益率較高,但風險也很大,出於穩妥心理少量購買,即使損失也很有限,即使上漲也不要狂追資金。在投資問題上,我們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貪心、不急功近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將剩下的資金用於日常消費或其他投資,比如一些未來可能增值的藝術品等等,當然是在自己能力許可範圍之內,這類投資出於愛好的成分較多,也許通過欣賞傑作陶冶情操本身也可算作一項不錯的人生投資。
用紀律控製自己的投資
白居易有一次向一位老僧請教佛道。老僧就說了一句:隻做好事,不做壞事。白居易笑道,這連3歲孩子都知道。老僧回答:3歲孩子都知道,但連80歲的老人都做不到。現在信息爆炸,投資成功的秘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為何賺錢的人不多呢?就是因為知道道理但做不到,沒有用紀律控製自己的投資。
投資有兩條重要的紀律:
第一,不為蠅頭小利去“投機”。
很多人都知道複利的重要性,也知道該如何選到不錯的投資品進行長期投資,但往往在決定買入前,心存僥幸,想先選個漲得更快的短期品種,然後再回頭買入看好的長期投資品,最後的結果幾乎總是被套或損失,連原來自己看好的品種也失去了投資機會。其實“投機”在西方並不是貶義詞,而是個中性詞。歐美人也投機,但不是人人都能嚐試的,需要專門的技術,比如抓住市場失效,價格明顯有偏差的機會來獲利。而很多東方人的投機往往依靠所謂“內幕消息”和技術判斷,而這些內幕消息可能隻是來源於某個金融網點的基層員工,甚至隻是自己鄰居或同事,結果可想而知。
很多專業投資機構有投資決策委員會,並設定投資標準,比如設定投資權限,投資到一定額度以上需要公司實地調查,對單一品種投資比例規定上限,或規定止損條件等。原因很簡單,專業人士也是人,也會有壓力和誘惑,也會犯錯。設定紀律就是為了減少犯錯的概率。
第二,不做自己搞不懂的投資。
我認識一位做PE的前輩,當年曾有機會以很好的條件拿到某門戶網站10%的股權,但他覺得該網站的贏利模式可能太簡單,自己想不明白,所以沒投,現在該公司是國內前三大門戶網站之一。
有一家基金公司也有類似的案例。2005年“股改”時,很多上市公司高層拜訪重倉持有公司股份的基金公司,商談對價方案。有家著名的礦產類上市公司董事長拜訪了某基金公司,詳細介紹了自己公司的業務情況,臨走前加了一句,我們現在經營狀況很好,現金流也大,所以還準備做些多元經營,比如運輸、餐飲酒店等。那家基金公司旋即賣掉了所持的該公司所有股票,因為感覺看不懂這家公司未來的發展軌跡。結果這家公司到2009年為止,漲了近3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