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 擴大戰場 進軍巴黎(6)(3 / 3)

巴黎的解放已指日可待,日益盼望著盟軍開進城的巴黎市民,不斷地舉行各式各樣反法西斯迎盟軍的活動。唐居伊下令要無情地打擊敵人。此時,起義規模日益擴大,愛國誌士在市內和通往市區的主要道路上築起了層層街壘和路障。是當天晚上,巴黎市區及市郊的3/4區域獲得解放。

與此同時,巴頓將軍指揮的第3集團軍先頭部隊占領了巴黎以南30公裏處的利穆爾和阿巴永。美軍曾設想對巴黎實施鉗形包圍,讓位於右翼的巴頓集團軍從東西迂回包圍巴黎,左翼穿過塞納河抵達芒特,兩翼部隊在巴黎以北會師。然而,已從阿爾及爾到達法國瑟堡的戴高樂函告艾森豪威爾將軍說,他很擔心巴黎的警察部隊和德軍撤離,市內的食品供應發生危機,巴黎因此會出現騷亂。他認為,“確實需要由法軍和盟軍盡快占領巴黎,即使市區內的戰鬥會造成一些破壞也要去占領。”他警告說,如果發生騷亂,以後處理事情時很難不發生可能最終妨礙軍事行動的嚴重事件。他提名柯尼希將軍擔任巴黎軍事管製政府總督,以便在艾森豪威爾將軍決定立即前進時與他商議占領的問題。艾森豪威爾將軍在與柯尼希將軍談話後說:“現在看來好像我們將不得不進入巴黎。布萊德雷和他的情報處長都認為我們能夠而且必須開進城去。”

在盟軍的高級指揮部,艾森豪威爾將軍望一眼地圖,又來回的走來走去,在他的麵前攤放著來自前線部隊的材料,幾乎所有的官兵都一致要求進入巴黎,因為進入巴黎這座世界名城無疑是一件至高無上的榮譽,直接派兵進巴黎是一定的,然而,哪支部隊進入巴黎更加合適呢?艾森豪威爾將軍決定派兵直接進入巴黎,但是派哪支部隊首先進城倒是個棘手的問題。因為許多部隊都提出要求,把首先進入巴黎看作是一種榮譽,其中呼聲最高的是勒克萊爾指揮的法軍第2裝甲師。該師於8月1日隨盟軍在法國西北部登陸後,被編入巴頓的第3集團軍第15軍,參加了對法萊斯的包圍,並在尚布瓦與波蘭軍隊會合。這時,第15軍的2個師奉命向德勒推進。戴高樂命令勒克萊爾的第2裝甲師迅速向巴黎靠近,於是後者便向巴頓提出了要求,未獲得批準。這樣,勒克萊爾便於8月16日率部離開了美國第3集團軍,加入美國第1集團軍,被編入第5軍。接著,戴高樂又指示這支法國部隊,不管美國人同意與否,都要立即向巴黎推進。8月21日,法軍第2裝甲師仍位於阿讓唐地區,與美軍先頭部隊相距約100公裏,勒克萊爾命令部隊全速前進,如果艾森豪威爾不同意直接進入巴黎,他也要把離巴黎最近的部隊留在那裏。

由於這個原因,主要還是為了照顧法國人的感情,艾森豪威爾將軍隻好批準由法軍第2裝甲師進入巴黎。這道命令是8月22日由布萊德雷傳達的。沒過多久,美軍第4師也同時接到命令,沿法國首都南部前進,以奪取巴黎以南的塞納河諸渡口,並占領南麵和東南麵的陣地。

8月23日6時30分,北路的勒克萊爾部隊作為主力開始向巴黎進發,並加強有1支英國小分隊、1個美國騎兵偵察組、1個美軍工兵小組和美軍第5軍的炮兵。在南路進攻的是美軍第5軍司令部、美軍第4師,並加強有2個反坦克炮兵營和2個重型坦克營。盟軍在向巴黎進軍的路上未遇到德軍的有力抵抗。8月24日傍晚,法軍第2裝甲師和美軍第4師開進巴黎。8月25日晨,法軍向肖爾蒂茨發出最後通牒,遭到拒絕後,法軍於下午1時向德軍指揮部發起攻擊,迅速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下午3時,摧毀了德軍指揮部,活捉了肖爾蒂茨,並將其帶到警察局。

在那裏,肖爾蒂茨代表德軍守備部隊正式向勒克萊爾將軍和唐居伊上校無條件投降,巴黎遂告解放。此次戰鬥,法國內地軍傷亡2356人,市民傷亡2408人,法軍第2裝甲師傷亡628人;德國占領軍亡3200人,傷4911人。

8月25日,巴黎市民早早的打開窗戶迎接新時期的到來,人們在門窗上,大街上插滿了隨風舞動的法國國旗,喜悅的人們四處奔走相告:“法蘭西萬歲!”戴高樂作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首腦,與法軍第2裝甲師一起進入巴黎,並在國防部大廈設立了指揮部。事先,關於戴高樂能否按時進入巴黎的問題,英美兩國政府官員曾有不同意見。有一種想法是把戴高樂進巴黎的時間推遲到能達成某種協議之後。但是,戴高樂清醒地認識到,任何阻止他進入巴黎的企圖都是對戰鬥法國控製法國局勢的反對,是對他的權威的否定。因此,他認為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沒有妥協的餘地。於是,戴高樂在8月中旬通知艾森豪威爾將軍,他打算從阿爾及爾到法國。在戴高樂的一再堅持下,盟軍遠征軍最高司令部友好的建議他乘坐美國飛機並在倫敦降落,然後再飛往法國。敏感的戴高樂懷疑這種做法是不想讓他進入法國,而並不是一項保護他的專機免遭襲擊的措施。於是,他力爭要乘自己的座機出發,分別在瑟堡和雷恩著陸。艾森豪威爾將軍警告說,盟軍的高炮部隊很有可能識別不了戴高樂所乘坐的那種飛機,並聲明為他的安全承擔責任。由於這種情況下,戴高樂不得不按捺住自己急切的歸國心情,將登陸法國的計劃推遲了一天,8月18日,戴高樂乘機安全抵達瑟堡,並及時趕上了法軍第2裝甲師,於8月25日進入巴黎。

回到自己祖國的戴高樂將軍,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了規模宏大、氣氛熱烈的閱兵儀式,從形式上宣告了他對巴黎的領導。

但是,美軍第5軍軍長倫納德·傑羅將軍不同意這樣做,理由是擔心剛剛解放了的巴黎還不安全。然而,戴高樂還是決定去接見群眾,不讓等候在市政廳外的廣大群眾失望。在去市政廳的路上,他首先到了警察局,檢閱了在巴黎起義中立功的警察部隊,然後在市政廳的一個陽台上接見了擁護他的廣大市民,隨後又接見了各抵抗運動組織的領導人。8月27日,德高望重的艾森豪威爾將軍滿身戎裝,在熱情的巴黎市民的歡迎下檢閱了駐紮在巴黎的軍隊。在訪問期間,艾森豪威爾考慮到巴黎目前的形勢,同意戴高樂和布萊德雷將軍一塊檢閱部隊。為了顯示力量,艾森豪威爾還決定讓開赴法國東北前線的美軍第28師列隊通過巴黎,接受戴高樂和布萊德雷的檢閱。

勝利的法國人民揚眉吐氣,8月29日這一天,勝利後的法國人民在凱旋門至聖母院的大街上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式,以慶祝勝利的到來。法軍第2裝甲師和美軍第28師先後列隊通過,接受了戴高樂和布萊德雷的檢閱。美軍第28師當晚就離開巴黎開赴前線,而法軍第2裝甲師則按著戴高樂的要求留在巴黎維持戰後的治安。

9月3日,戴高樂要求把勒克萊爾的第2裝甲師派往法國東麵,因為首都已恢複秩序和平靜,然而戰爭還沒有結束,法國的部隊還必須積極投身於對德作戰。從而在整反法西斯的戰線上將所有有可能團結的力量團結在一起,摧毀法西斯最後的有生力量則指日可待矣!

盡管如此,從9月8日開始,這支優秀部隊又重新回到巴頓的第3集團軍第15軍,繼續同英美軍一起並肩作戰。

至此,諾曼底登陸戰以盟軍的勝利而告終。解放巴黎後,盟軍乘勝追擊,直搗“納粹”德國腹地,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低下了他那曾“高貴”的頭顱,德國法西斯的末日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