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收拾王世充,偏有人要從中插一杠子。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突厥的處羅可汗。
得承認,處羅這個人是突厥民族出類拔萃的一代英才,雄心大欲,“有憑陵中國之誌”。他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中國各方力量的對比格局。現在,李唐一方獨大,隱隱有君臨天下、一統全國之勢,這是處羅可汗最不願意看到的。
七月初一,李世民開拔。初二,處羅可汗就迫不及待地派人出使王世充,想和王世充結盟,遏製李唐。也許是天不藏奸吧,該使者行至潞州地界,遭到了李唐地方官員的襲擊。
潞州官員從突厥使者的嘴中套出了一份絕密情報,立即上報李淵。該情報大致有以下三個要點:
突厥與王世充結盟,共同對付李唐;
突厥已經與大唐並州總管李仲文結成同盟;
李仲文將趁唐、鄭交戰之時,引導突厥騎兵,直撲長安;
這份情報將老李嚇出了一身冷汗。王世充的鄭國對李唐而言,並不是致命的威脅。唯有北方的這個突厥,才是大唐最強勁的敵人。大唐攻打鄭國,這就好比是螳螂捕蟬。要不是潞州官吏截獲了這份情報,李淵怎麼也不會想到背後還有一隻虎視眈眈的黃雀。
七月十三日,李淵迅速做出了反應:
首先,命太子李建成迅速趕赴蒲州(今山西蒲縣)坐鎮,以防禦突厥可能的襲擊;
其次,暫時廢除並州總管府,征召李仲文入朝,派禮部尚書唐儉安撫並州;
果然,李建成到達蒲州後沒多久,處羅可汗就出手了。月底,突厥的傀儡梁師都引著突厥鐵騎南下入侵。在李建成的統一調度和英明指揮下,唐行軍總管段德操打退了來犯之敵,斬首一千多。
這場小勝的意義是非常重大。在淺層麵上,這場勝利瓦解了突厥人的入侵,保護了國家安全;在深層次上,這場勝利使突厥人與王世充結盟的計劃流了產,有力地支援了李世民。決策者自然是李淵,而操作者卻是太子李建成。弟弟,你就放心地打吧,後麵有哥罩著呢!
正在前線廝殺的李世民顯然還不知道這一切。唐軍進展極為迅速。七月二十八日,唐軍與鄭軍首戰於慈澗,雙方老大李世民和王世充都親自上陣。最終,鄭軍不敵,收軍回營。第二天,王世充就撒丫子撩了。
也正是在這一天,李世民又新收了一個小弟,王世充屬下洧州長史張公謹。此時的李世民壓根就不怎麼待見張公謹,裝腔作勢地敷衍了幾句,就把人家撂在一旁了。他可沒有想到,在不久以後的那場驚天大變當中,就是這個張公謹在緊要關頭挽救了他的性命。
兵貴神速是李世民一向的作風。他完全沒有給老王以喘氣的機會。李世民將所部唐軍分為五路,連營紮寨,逼向王世充,其部署之精細、處斷之果決,無愧於戰神之稱。很快,河南各郡縣相繼陷於唐手,洛陽完全成為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