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人物王美麗(1 / 3)

一、上海大人物

在洪武縣,王美麗是個大人物。說起她的名字,無人不知。

她不是明星,亦不是企業家,更不是領導,隻是一個縣政府的保潔工。有人問,一個臨時工,怎麼會是個大人物呢?難道,王美麗是個大美女,或者跟領導有緋聞,是桃色新聞的女主角?

見過她本人的人都知道,王美麗一點也不美麗。中國人的給孩子起名的習慣是缺什麼起什麼,比如缺水,孩子也許就會叫做“劉江”“趙山河”“王淼淼”。如果缺衣少食,那麼孩子會叫“有福”“有財”。想當然,王美麗就是缺“美麗”,她小時候就不好看,因此父母叫她“美麗”,希望她長大後能漂亮起來,但長大後她仍然不漂亮,而且學習成績又不行,初中沒畢業就去上海打工了。

在洪武縣,在上海打工的女孩不知有多少,也有在上海上大學並留在上海工作然後嫁了個上海人的女孩,王美麗跟她們比一點也不出眾。王美麗在上海打了十多年工,最後還是回到洪武縣,嫁給鄰村的養豬專業戶江三炮。江三炮不僅養豬,而且還兼職殺豬,所以,江三炮是兼職屠夫。

屠夫的脾氣一般都很差,江三炮雖然是兼職,但脾氣比專職的還暴躁。他跟王美麗結婚後,蜜月還沒過去,兩口子就上演家庭暴力。江三炮三天兩頭打王美麗,王美麗也聰明,明知打不過他,見他一揚手,她就跑,邊跑邊大叫,江三炮就在後麵追。兩個人一前一後穿過村裏的大街,村民們就像看戲一樣看他們打架。

新時代的農村跟過去不一樣了,誰打老婆大家就看不起他。但全村老少對於江三炮打老婆卻保持了沉默,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為王美麗欠收拾。

王美麗這麼沒人緣,是因為她在上海呆了十幾年,成了“上海人”。她很有語言天賦,很難學的上海話她說得溜熟,在上海時就能蒙不少純正的上海人,因此,她很少在上海遇到過歧視。但她回到村裏後依然說上海話,這令大家都很憤怒,覺得她很“裝×”。江三炮忍了她幾天,最後實在忍不住了,一巴掌就甩在了她臉上,王美麗捂著臉,嘴裏卻仍然是上海腔:“儂真是個野蠻人……”

王美麗身上還有一個毛病。在電視裏得知某個大片要上映後,她便特意坐兩個小時的車,到市裏看電影。一張票三十塊錢,江三炮並沒有看在眼裏,如果王美麗吃了喝了買衣服了,花幾個三十他都無所謂,但她用來看電影,他就覺得這件事很荒唐,說明自己老婆不是個過日子的人。

僅這兩個缺點就足以讓王美麗被大家說三道四了,久而久之,王美麗得了個外號“上海妹”。江三炮覺得很丟臉,就對王美麗說:“你還想不想過日子?不想的話,咱就離婚;要想過下去,你就別整那妖蛾子的事。”

王美麗低頭,歎口氣,然後說:“我真的改不回來了,一說咱的土話,我就心疼。”

江三炮莫名其妙,王美麗給他講了原因。原來,王美麗剛到上海後,因為說土話,被人看不起。休息時,她特意穿著新衣服逛街,一張嘴,售貨員的態度馬上就變了;坐公交車,售票員阿姨一邊找錢一邊嘟囔:“鄉下人,來上海擠麼子……”這種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傷害王美麗的自尊,她心一橫,就學起了上海話。不久,她便學會了,心想會說上海話也沒什麼了不起。話說了十來年,她就習慣了。現在再說土話,她就想起了自己十五歲在上海街頭被人鄙夷和嘲笑的情景,因此,她就說不下去了……

打工自然是受苦的,在外麵曾有過打工經曆的江三炮明白其中的苦楚。他隻好說:“如果猛地改不過來的話,咱就慢慢改。不過,不能去看電影了。咱家有影碟機,我明天再去買個好點的音響回來,你以後想看什麼電影,我就買碟子給你……”

王美麗看著江三炮,眼睛紅了。平心而論,她是不甘心嫁給江三炮的。但她已經23歲了,姿色平平的她有成為老姑娘的危險,所以就倉促地嫁給了江三炮。現在看來,父母的眼光還是準的,江三炮脾氣暴躁了點,但是個好人。王美麗想:“算了,還是跟他好好過日子吧。”

從此,王美麗不再去電影院看電影。其實,看電影是王美麗最大的愛好,打工歲月又苦又累又枯燥,逢到休息天,別的女孩子總是逛不夠的街,她買完生活必需品後,便奢侈一次,到電影院看一次電影,享受一下城裏人的感覺。在光怪陸離的電影世界裏,她能忘記自己卑微的身份……

江三炮花了大錢,買回來一套家庭影院。兩口子不打架了,過上了安生日子。很快,她懷孕了,生了一個男孩。男孩兩歲時,縣政府招聘保潔人員,工資每個月1000元。王美麗將孩子往公婆那裏一丟,便去應聘。競爭壓力挺大,但她最終還是得到了這份工作。

這份工作,是王美麗成為“大人物”的起點。

二:不一般的清潔工

王美麗在縣政府做保潔員,江三炮頗為不齒:“放著老板娘不做,非要去給人家掃地,有病!”

王美麗噘嘴回答:“整天跟豬一起混,這樣的老板娘我可不願意幹。我可是半個上海人,我要到更適合我的地方工作。”

江三炮大笑,說:“老婆,我倒要看看,你在縣政府掃地能掃出個啥名堂。”

村子就在城郊,騎電動車半個多小時就到縣城。王美麗到了縣政府,不像別的保潔員那樣低頭幹活,而是腰板挺直,敢和幹部們對視。起初,她負責清掃辦公樓大廳和院子。上班第一天,她就把院子打掃得幹幹淨淨。第二天,她從家帶來一個鏟子,清理院子角落裏的雜草。其他的保潔員看見了,說:“角落裏誰也看不見,你幹了別人也不會說你好,還不如省些力氣,把當眼的幹好就行了。”

王美麗一邊幹一邊說:“我在上海時,十幾個人的小廠裏,院子裏都沒有一根雜草。咱這縣政府還比不上一個小廠?”

大家撇嘴,看來,王美麗的毛病又犯了,她拿上海的標準來要求這裏,洪武縣是什麼地方?一個貧困縣而已,連個電影院都沒有的小縣城。

王美麗將院子的角角落落都打掃幹淨後,又自掏腰包,買來專用洗滌劑,將辦公樓的大廳清洗了一遍。大廳裏用的是老式水磨石地磚,小縣城裏塵土大,幹部們經常帶著一腳土進來。而且,人們還愛在外麵買了烙饃卷菜邊走邊吃,菜汁和油漬混雜塵土,久而久之,地板上沾了一層灰蒙蒙的玩意兒,用拖把怎麼拖都拖不幹淨。大家見怪不怪,也沒人說什麼。王美麗在上海時見過專業的清洗工具,她到網吧裏上網,在淘寶上買了清洗工具,在地上一拖,立竿見影。

第二天,當人們走進亮如明鏡的大廳時,都呆了。光亮如新的大理石映襯得人們的皮鞋那麼的髒,很多人走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要擦鞋。縣長也注意到了這個變化,一問,知是王美麗的傑作,馬上說:“讓她來我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帶著王美麗來到縣長辦公室,主任唯唯諾諾,但王美麗卻很膽大,縣長讓她坐,她就大大方方地坐,倒顯得主任有點局促。縣長笑了起來,覺得蠻好玩,便和王美麗聊了起來。王美麗有問必答,得知王美麗清掃了院子雜草,還自討腰包買清潔用具時,縣長不禁感歎說:“不愧是在上海呆過的,儂不是鄉下人哦。”

最後一句話明顯帶有上海口音,王美麗鬼使神差地用上海話問:“儂是上海人哦?”

縣長眼睛亮了,他離開上海十幾年了,光在洪武縣就當了六年縣長了,孩子老婆都在上海,但他卻覺得自己跟上海越來越遠了。他樂嗬嗬地跟王美麗聊起來,說南京路,說香噴噴的生煎饅頭……主任在一旁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場談話沒有改變王美麗的工作,卻改變了她的工作地點——她專門負責三樓縣長辦公室和旁邊會議室的清潔工作。這可是輕鬆活兒,而且每天都能跟縣長近距離接觸。會議室裏常備有瓜果,那蘋果都是美國進口的蛇果,一個要三四塊錢。開常委會後,剩下的瓜果,主任有時特許王美麗拿回去。

這個待遇,有些普通幹部都羨慕眼紅。

這天,王美麗在打掃辦公室,縣長邊看文件邊聊天。說著說著,縣長忽然一聲歎息,說:“我來洪武縣快六年了,縣委書記都換了四個了,我卻還在這裏呆著。真想辭官回鄉,回到上海,隨便找個工作,都能養活一家人,我何苦拋妻別子在這裏受苦?”

王美麗不吭聲,縣長奇怪地問:“美麗,平時你不是挺能說的嘛,怎麼,對這件事也發表發表意見?”

王美麗直起身,咬了咬嘴唇,說:“縣長,我先問你個問題,你會幹啥?”

縣長猛地一愣,待明白王美麗的意思後,他有些惱怒,說:“我堂堂一個縣長,啥不會?農忙我下鄉指導科學種田,我到企業裏視察,那些經理老板們對我敬佩得很呢。全縣中小學我都跑遍了,對教育我也很在行……”

王美麗卻嘟囔說道:“我就知道,上海的工廠裏招聘工人,30歲以上的都不要;招聘管理人員,也要求35歲以下,而且要求有五年以上的管理經驗。上海的小學招聘老師,都至少是研究生學曆……”

縣長心虛起來,他雖然也有研究生學曆,但其中的水分他自己清楚。如王美麗所說,如果他真的辭官回上海,他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老婆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