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鴉與禿鼻烏鴉棲息老枝,時而發出急促而又尖銳的叫聲。村子炊煙寥寥,狗吠與豬哼聲間或響起。
三兩農民扛著鋤頭、卷著褲腳,慢悠悠朝家裏走。交錯的田埂兩邊,肥田麥穗繁沉。正值芒種,即將迎來多雨的黃梅時節,以農耕為主的農民,忙於夏熟作物的收獲。
楊瓊花坐於自家的茅草屋前,遙望著遠處黛色青山,手摸著從小戴在脖子上的黑色木牌。黑色木牌隻有四個指甲大小,村裏最老的人都不知道用什麼樹做的,隻有教書先生認得,木牌上刻有一個朱紅的楊字。
楊瓊花曾聽村裏人講,她是娘從外麵撿回來的。九年前,她的娘被人從外麵拐到了村子,嫁個了一個鰥夫作伴,不到兩年鰥夫嗚呼哀哉了。就在鰥夫死的那一年,也就是七年前,她娘不知從哪裏把她抱了回來,還拿了兩斤豬肉,特意向村裏唯一的先生取名。於是根據楊瓊花的木牌“楊”字,取名為楊瓊花。希望她能像瓊花一樣潔白美麗。
轉眼楊瓊花長到了七歲,漸漸的明白了她娘腦袋不怎麼好使。所以村子裏總有頑皮的孩子欺負她娘,更有幾個猥瑣的大叔,打她娘的壞主意。
即便隻有七歲,楊瓊花懂得比同齡人更多。
楊瓊花把木牌塞回到衣服裏,餘光看到一個藏藍色粗布衣的婦女走來,就看這風騷的走姿,就知道是東村頭的何姑。
何姑是個媒人,村裏大部分的姻緣都是何姑牽的線。可是沒有幾對是般配的。因為這何姑鑽到錢眼裏去了,男方家裏稍稍出多點錢,她就哄騙名聲稍好的姑娘,把男方吹的天花亂墜,不知道多少好姑娘嫁給了好吃懶做之人。相反那些老實巴交的人,出的錢少,說的都是些性格惡劣的女子。
這些天何姑天天往她家跑,就是為了給她說媒。看著這個何姑,楊瓊花就心煩。不僅討厭何姑那囉嗦的性格,更討厭何姑右嘴角上一顆碩大的黑痣。每當何姑說話時,那顆黑痣會動來動去,像蒼蠅一樣惡心。
何姑一扭一扭走到了楊瓊花跟前,擺著花哨的手帕道:“哎呀,瓊花,又在看日落呢!你娘在不在家啊?”
“呸。”楊瓊花粗俗的吐了口水,看都懶得看何姑。
傻子腦袋不靈光,性子弱,而楊瓊花天生性子剛強,見不得阿諛奉承、假心假意的人,更不喜歡別人欺負她家人,所以在村裏是出了名的沒禮貌、壞脾氣、頑劣。
何姑白眼一番,自討沒趣,不客氣的邁進了楊瓊花的茅草屋,叫著:“瓊花她娘——瓊花她娘——”
楊瓊花聽不得這何姑聲音,暴躁的想要拿起屁股下的凳子,砸在這何姑頭上。考慮到把人砸傷了還要賠錢,她也暫時忍下了這股衝動。
不多時,裏屋裏出來了一個全身打著補丁的婦人。這婦人長得有幾分姿色,就是目光呆滯,舉止傻氣。她是瓊花娘。
傻子伸頭望了眼坐在門外的小背影,又把目光放在了何姑身上。
何姑熱情的挽住了瓊花娘的手腕,像親姐妹般的把她拉到了內房,咯咯的笑著說:“好妹妹,那好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這可是老天開眼,讓你們母女倆過好日子了!所謂機不可失,你倒是快些給人家一個答複吧,免得被別人搶走了!我何姑真心希望你們娘倆過得好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