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鄱陽湖邊的蛤蟆石(1 / 1)

在我國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有一塊高約16米的巨石兀立水中,灰白色的巨石在青碧的湖灘襯托下十分醒目。這塊巨石麵向鄱陽湖,背朝廬山,上大下小,背部微彎,遠遠望去,很像一隻罕見的大蛤蟆,正昂著頭仰天大叫。這塊石頭就是有名的蛤蟆石。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它一直是鄱陽湖最獨特的風景之一,吸引著無數過往行人的目光。可是幾十年過後,它的樣子已經完全改變,無論從哪個角度觀看,都看不出蛤蟆的形象了。蛤蟆石的變遷背後藏著一個令人唏噓不止的故事。

很久以前,蛤蟆石的“嘴巴”向著鄱陽湖對岸的都昌縣,“尾部”卻正對著白石嘴東北方向的九江縣。恰好都昌的土地比較貧瘠,經濟不太發達,比起九江來顯得更加貧困落後。於是有些迷信的人便造謠說:“都怪那隻蛤蟆,長年累月坐在那裏,吞吃我們都昌的糧食和財富,卻從尾部拉到九江,養肥了九江的人。”這種迷信觀念越傳越廣,以至於很多都昌人一提到蛤蟆石就氣得咬牙切齒。後來,他們便做出決定,要把這個害人的“蛤蟆精”用炸藥炸碎。

九江的人聽說了都昌人的計劃,都非常氣憤,紛紛嚷著“你們憑什麼炸毀我們的財神”?於是兩方互不相讓,成天爭鬥不休,釀成了不少慘案。

終於,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蛤蟆石的頭部被偷偷地炸掉了。現在的蛤蟆石隻是一塊相對巨大的岩石而已,除此以外再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了。

這塊蛤蟆石其實並不是什麼“神石”,更不是兩地貧富的根源,它隻是一塊由普通的黃龍灰岩構成的巨石,在冰川和流水長期的作用下呈現出了類似蛤蟆的形態。

蛤蟆石所在的廬山風景區在千萬年前曾被冰川覆蓋。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夾雜著碎石、雜質,年複一年地從蛤蟆石上“爬過”,不斷地在巨石表麵摩擦,一點一點地改變著巨石的形狀,磨平了它的棱角,磨出了流線型的蛤蟆身,還留下了數不清的擦痕。神奇的蛤蟆石就這樣漸漸形成了,它是科學家們研究廬山冰川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

類似的蛤蟆石在河北承德等地也有存在,都先後成為當地著名的自然景觀。可惜的是,鄱陽湖蛤蟆石卻遭到了愚昧無知的破壞,無法恢複昔日的模樣,給我們留下了永久的遺憾,也給地質研究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