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氣候的異常變化,在陸地上會發生風暴、沙暴現象。然而,我們可能沒有想到,在看似平靜的大海深處,也時常會有風暴席卷。
2000年,一批科學家在大西洋沿岸的某處海域考察時,發現從5000米深的海底采集上來的海水十分混濁,混濁程度甚至比一般大洋高出100倍。後來他們又驚訝地從海底拍攝的照片上看到,本應平坦如鏡的海底沉積物表麵居然出現了一道道有規則的波紋,看上去猶如一陣大風剛剛刮過留下的痕跡。海底本應是平靜無波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異的現象呢?這引起了科學家們濃厚的興趣。
科學家們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猜測在深海下可能出現了類似“風暴”的現象。為了證實這一點,美國的海洋學家和地質學家攜帶了更先進的設備,又來到了這片海域,進行了一次名為“赫伯爾實驗”的科學考察。
在這次考察中,科學家們多次乘坐深海潛水器潛入海底,采集了很多水樣,並拍攝了大量海底照片。他們發現強大的暗流已經在海底衝刷出許多溝壑,表明這一地區的海底海水擾動異常劇烈,而且海水的渾濁程度也在隨時間、地點發生變化,這一切都證實了海底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寧靜。有一天,科學家們還觀察到有一個地點的海水非常渾濁,甚至達到伸手不見五指的程度,可大約一個星期後,海水又變得清澈起來。科學家們估計這一切都是由於猛烈的海底“風暴”造成的,是它將海底沉積物刮起,才使海水變得異常混濁。
海底風暴的形成與海水和大氣運動有關。當海麵上空發生持續數日的大氣風暴時,風暴會攪動大麵積的海水連續不斷地作旋渦狀運動,產生強大的能量,這股能量被傳遞到海底,就會引起深海水流流速猛增,可從0.02米/秒增加到3米/秒,於是海底風暴就產生了。這種海底風暴在某些海域一年要發生5~10次。
當海底風暴襲來時,海底下就會發生類似陸上沙漠風暴的景觀。海底風暴呼嘯而過,將海底各種動物、植物、礁石掩埋在沉積層下,而人類在海底鋪設的電纜、放置的測量儀器等也會遭到嚴重破壞。最猛烈的海底風暴,破壞力相當於每小時160公裏的風暴,這使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注意研究這種奇特的自然現象,以預防海底風暴造成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