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非常繁榮,市內及郊區人口總數接近1000萬人,是美國的第三大城市,可是,有誰能想到,這個繁榮的城市在100多年前曾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毀於一旦呢?
1871年10月的一個星期天夜晚,芝加哥城中心,人們正在舉行假日舞會,男女老少載歌載舞,玩得不亦樂乎。可就在這時,隻聽有人大喊一聲:“著火了!”
美妙的音樂聲戛然而止,人們尋聲望去,看到一群衣衫不整、滿麵焦黑的人急急忙忙地跑過來。通過一番詢問,人們才知道城內東北部的一幢房子突然起火了,消防隊員尚未來得及抬出裝備,在那幢房子3千米外的聖巴維爾大教堂又燃起了熊熊大火。此後,警報自四麵八方接踵而至,消防隊東奔西突,不知往哪裏救火為好。大火吞噬了工廠、住宅、商店,逃出房子的市民也都在瞎跑亂撞,都想找一處沒火的庇護所。這些人就是這樣逃到了市中心的。
聽到著火的消息,片刻之前還在狂歡的人們一個個大驚失色,不知道什麼時候大火就會燒到市中心。慌亂之中,他們到處亂跑,踩死踏傷很多無辜的人。有幾百人好不容易逃離了城市,來到郊區公路上,本以為自己已經安全了,卻突然一個個捂著胸口,痛苦地倒斃在路邊……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一直延燒到第二天上午,由於城中很多建築物都是木質結構,因此幾乎全被燒成了一片灰燼。幸存的人圍繞著親人燒焦的屍體,呆坐在滿目瘡痍的家園中,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好。後來,據當地政府估算,這次大火造成的損失超過1.5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0多億美元之多,給芝加哥乃至美國的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大火發生後,人們一直想要弄清楚誰是這場大火的肇事者,當時有人認定是一頭奶牛碰翻了煤油燈引發的大火。可是,那晚的大火不是發自一處,而是“遍地開花”,而且當天風平浪靜,所以大火不可能是從某間房子開始蔓延到整個城市的。
更令人奇怪的是,大火的溫度之高也是罕見的,芝加哥城的一座金屬造船台和一座大理石雕像竟然被大火燒熔凝結成團。此外,同一個晚上,在芝加哥周圍的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印第安納州的一些森林、草原,也同時起火,隻不過火勢遠遠不及芝加哥大火。這火又是誰放的?這些問題至今仍沒有確切的答案。
引起芝加哥大火的罪魁禍首究竟是什麼呢?一些科學家研究了天文檔案後,提出了“流星雨引火”的假設。1846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名為“比拉”的彗星的彗核已經分裂成兩半,分別有各自的彗發和彗核。1852年,這分裂後的兩半彗核已經相隔240萬千米,後來便失去了蹤影。當1871年的這場芝加哥大火發生後,天文學家們才意識到當時地球可能正好穿過這兩個分離開的彗核之一的軌道,相遇點正好在美國的芝加哥。於是,芝加哥就成了長達幾小時的流星雨“襲擊”的對象。從這個觀點出發,也可以解釋很多困擾人們的問題。比如大火為什麼會有熔化金屬、石頭的高溫,這可能和彗核隕落的高溫物質有關。再加上彗星可能含有大量致命的一氧化碳和氰,因此會造成一些不幸的人們中毒身亡,不焚而死。
這個假說聽上去雖然有些合理,但仍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芝加哥大火已經成為一個難解的謎,等待著我們去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