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計算機是網絡遊戲的承載物,是進行網絡遊戲的必不可少的硬件設備。就如同網絡成癮的危害一樣,網絡遊戲成癮的玩家也必須長時間地甚至是晝夜地麵對計算機硬件,免不了的要受到計算機輻射的電磁輻射的汙染。目前關於電磁輻射的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與影響已經客觀地展現在人們的麵前。
世界衛生組織大量的實證研究已經證明,電磁輻射有可能導致細胞產生變異,而細胞的變異直接會導致內分泌係統、神經係統、免疫係統的失調和各功能器官的損害。網絡遊戲玩家長時間處於遊戲的境界中,又忽視必要的保健就會引起中樞神經失調,尤其對女性及嬰兒的危害最大。研究表明,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的電腦,其流產發生率增加80%以上,還有可能導致嬰兒畸形。另外,經常使用電腦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比一般的人要高出30%左右。
另外,電磁輻射也影響 5—羥色胺的分泌量。 5—羥色胺是由人的鬆果體分泌的,用以控製感情和情緒的神經遞質。有研究表明,人體的鬆果體對電腦放射出的電磁輻射反應很敏感。鬆果體一旦受到電磁輻射的幹擾,5—羥色胺的分泌量就會因鬆果體的過度敏感反應而被抑製,而腦或者體內的5—羥色胺一旦減少就會造成憂鬱的狀態,引起精神異常,嚴重的還會導致自殺。
這裏還要涉及電腦運行過程散發出的氣體對人體造成的危害。英國過敏症基金會研究人員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辦公設備會釋放有害人體健康的臭氧氣體,這些臭氧氣體不僅有毒,還可以造成一部分人群的呼吸困難,對於那些患有哮喘症和過敏症的人來說,情況會顯得更糟。同時還指出,長時間的呼吸臭氧濃度較高的空氣,會導致肺部發生病變。
四、網絡遊戲成癮危害大學生玩家的身體功能
長時間僵坐在電腦前,保持著強迫體位,加之缺乏適當的鍛煉,給大學生玩家的身體帶來了嚴重的損害,具體表現為腕管綜合征、靜脈血栓以及肌肉骨骼損傷等症狀的發生。
(一)腕部損傷以及腕管綜合征
計算機操作過程中以及遊戲角色的扮演中,需要最多配合的部位之一就是腕部了。有調查顯示,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視頻顯示終端)操作者中60%主訴有手腕疼痛、手痙攣等症狀,比非VDT操作者高出5倍。遊戲玩家在遊戲進程中,腕部要持續地保持背屈狀態,還要不斷地伸屈手指敲擊鍵盤或者操作鼠標,長此下去必然導致腕部的勞損狀況,嚴重的還可導致腕管綜合征的發生。所謂腕管綜合征,其主要的症狀表現有正中神經分布部位出現感覺異常(主要是拇指、食指、中指的掌側),隨著症狀的加重,患者在夜間可能出現疼痛和感覺異常,持續下去的話,可使正中神經進一步損害,引起皮膚感覺缺失和魚際肌肌力減退,晚期還會出現魚際肌萎縮等症狀。
(二)靜脈曲張及靜脈血栓
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會引發依賴骨骼肌收縮回流的下肢靜脈的壓力增高,而長時間的靜脈管腔擴張會引起靜脈瓣功能性關閉不全,最終會發展成氣質性功能不全,據調查顯示,具有家族遺傳傾向或者先天性結締組織鬆軟者,更容易發生靜脈曲張,血流淤滯甚至導致靜脈血栓。
(三)肌肉骨骼損傷
網絡遊戲成癮者在遊戲過程中的操作往往具有重複、單一、迅速等特征,強迫體位在操作中的比重比較大,長期處於強迫姿勢勢必會導致肌肉骨骼係統的疾患,其所累及的主要部位,如腰、頸、肩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腰部損傷。很多電腦桌與座椅的搭配不符合工效學的原則,使得遊戲玩家在操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前傾的姿勢,網絡遊戲玩家長時間地沉浸在遊戲中勢必會形成前傾的強迫姿勢,必然會對其腰部造成損傷,主要表現在腰部酸痛、腰椎間盤突出以及脊柱畸形等症狀。
頸部損傷。如同腰部損傷的原理,遊戲玩家在操作電腦過程中其頸部也是長時間的處於僵直的姿勢,久而久之會導致頸部軟組織的勞損和胡鍵盤的損傷,主要表現就是頸部的酸脹感,更嚴重的可以引起放射狀頭疼和暈厥等症狀的發生。
肩部損傷。敲擊鍵盤或者是操縱鼠標時,上臂通常處於前伸姿勢,而起到保持上臂前伸的主要肌肉是斜方肌,斜方肌的持續性緊張狀態,也可以引起肩部的疼痛。
總之,網絡遊戲成癮誘使成癮者超長時間的遊戲投入和不規律的飲食,加上長期強迫體位的持續影響以及缺乏適當的體育鍛煉,使得青少年玩家在視力、中樞神經係統、身體功能等方麵受到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