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千島湖旖旎秀麗的風光讓詩人陶醉,描繪出一幅“尋幽攬勝泛舟行”的人景交融的情景。美麗的千島湖秋意正濃,一對對年輕的情侶在這綠島上遊玩,談情說愛,釆集紅果;老人們則觀看著這拍攝影視劇《水滸》留下的“忠義堂”外景,參觀瀏覽一個個觸景生情,指指點點,感歎著曾經嘯聚梁山的一百零八將,談論著“忠義堂”上排座次的好漢英雄。忽然一陣陣秋風瑟瑟,蕩起一片碧水微波,老人們神清氣爽,仿佛年輕了許多,一個個煥發出青春活力,一路上歡聲笑語,好不快樂。詩的最後一句“老來不失童心趣,畫舫歸去夕陽紅”,表達了作者返老還童的愉悅心情,以畫舫漸漸遠離歸去,而天邊映出絢麗的夕陽紅,勾繪出一幅美麗的晚霞,天邊的美景和人生的晚年融合地在一起,全詩充滿著作者對當今時代的歌頌和熱愛,真可謂“詩意蘊幽遠,餘韻亦無窮”。
總的來看,長兄的詩中,無不飽含著他們這代人的滄桑和感慨,同時,還盡情抒發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即便到了晚年,心情也是愉悅的。
遺憾的是,我不會寫舊體詩,不能步韻而唱和,和韻而奉詩,隻會品味和欣賞,像欣賞畫作一樣地從長兄的一首首詩中,了解長兄步入晚年後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和樂觀開朗的精神麵貌。盡管如此,我仍然為他高興,為他在有生之年,能夠無憂無慮地“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而欣然釋懷。
2007年3月
當前文學寫作的浮躁病
最近,讀到一篇《寫作應從閨房走向曠野》的文章,這是記者專訪中山大學教授、博導、青年批評家謝有順的談話記錄,閱後對我的感觸很大,讓人回味和深思。
雖然這篇文章談的主要是當代文學出路的諸多問題,然而,其中關於“網絡文學和80後作家的崛起給文壇帶來了浮躁之風還是新鮮血液”的議題,則更有針砭時弊,切中要害之感。
我國的網絡文學,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各個文學網站爭先恐後、風起雲湧,至今已逾三百餘個,可謂百花齊放,如火如荼,方興未艾,空前繁榮。
已往的文學創作領域,隻有少數作家、作者涉足,現在已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學網成了熱衷於寫作的愛好者施展才華的最好平台,也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互相交流切磋的自由天地。
自然,網絡文學和80後作家的崛起,無疑是給傳統的文壇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鮮血液,承上啟下,繼往開來,有著無可替代的積極意義和作用。但是,這股血液是否就那樣純淨無瑕,那樣富有生命力,那樣令人振奮,這倒是要好好琢磨琢磨、研究研究。
文學寫作是什麼?文學寫作是一種作者創製作品的實踐活動。
寫作對作者本身而言,是一種表情達意,以作者的主觀意識反映客觀事物的實踐活動,是“為情而造文”的實踐過程。作者有不得不說之意,不得不抒之情,才不得不通過寫作來加以表達。另一方麵,寫作應該有明確的目的性,寫出一篇文學作品,小說、戲劇、散文、雜文、詩歌,不論是表情達意,抒發情感,說理論事,頌揚鞭笞等等,總是要宣揚點什麼,交流點什麼。
由此看來,寫作是當之無愧的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不寫則已,一寫就要影響別人,波及大眾,在當前信息時代的網絡世界中尤其如此。寫作不僅有“為我”而寫的一麵,更重要的,還有為讀者而寫的一麵,也就是說,寫作必須把自己從事的活動放到“服務對象”這一層麵來加以考慮,把它置於社會與人之間的流通係統中來界定。
偉大的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寫作而沒有目的,又不求有益於人,這在我是絕對做不到的。”
顯而易見,寫作不隻是自我行為,而且是一種思想交流,信息流通的社會活動。作者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去影響別人,感染別人,以情動人或以理服人。因此,寫作是一種用書麵語言進行交流思想,傳達情感的社會實踐,因而具有普遍的社會功能。可以說,真正的寫作是一種崇高的事業,不論作家或寫作者,都應該抱有崇高的目的,出於良好的動機。
既然寫作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且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那就不能小覷,更不能等閑視之。不能隻顧自己任意自由揮灑,而不管大眾效應如何。因此,關注和重視文學寫作的提升問題已擺在作家、作者的麵前。
人們不禁會問:既然文學對社會有如此的作用,那麼,當前的文學寫作又有何不足之處呢?
謝有順教授在他的談話中,毫不客氣地指出,至少,在當代作家中存在著三個方麵的缺失:
“一是缺少寫作的專業精神。作家對自己筆下的生活沒有調查、研究、分析、比較,隻憑蒼白的想像或紙上的閱讀這種二手經驗,他就難以寫出一種有實感的真實來。
文學的實感,不是一句空談,而是在一個個細節、一個個用詞裏建立起來的。你寫曆史,就得研究曆史;你寫現實,就得體察現實;你寫案件,就得對法律知識有基本的了解;你寫農民,就得熟悉農民的習俗、用語、心思。這其實都是寫作常識,而現在的文學,常識被普遍忽略,這正是導致作品失真的重要原因。寫作有時是要花一點笨工夫的,而這種笨工夫、常識感,在我看來,就是寫作不可或缺的專業精神。
二是缺少寫作耐心。你看現在的小說,作家一門心思就在那構造緊張的情節,快速度地推進情節的發展,懸念一個接著一個,好看是好看,但讀起來,你總覺得缺少些什麼。缺少什麼呢?缺少節奏感,缺少舒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