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行者無疆(1 / 2)

不得不說,明廷用發放敕書這種方式對遼東女真族進行封貢貿易,除了是貿易壟斷之外,其用心也是相當之險惡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敕書是製式文本,敕書除了說天朝是多麼仁義之外,還寫明每份敕書可進行多大規模的交易,獨獨沒有寫上執有者的姓名。

玄機,就在這裏麵!

或許有人會說,敕書有用不就行了?朝廷每年要發這麼多敕書,都寫上執有者的名字多麻煩啊,說不定還會出錯,朝廷也是有苦衷的啊。如果這麼想的人,應該溫習一下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要說敕書真的很有用,而對物資極度匱乏的女真部落來說,擁有幾張這樣敕書,無異於擁有一年的溫飽。可問題的關鍵是敕書這玩藝兒是稀罕物,明廷一年隻發幾十份,很多部落都分不到。分不到的部落自然不會甘心挨餓,那怎麼辦?隻得搶!

搶誰?搶明朝,這無異於送死,明朝擁兵百萬,強大的蒙古人都不能說搶就搶,小小的女真有心沒膽。搶不了明朝,那隻能殺富濟貧:誰有敕書就搶誰。

這下遼東熱鬧了,如果有誰想親自體會這種熱鬧的情景,可以試著引來一群餓瘋的流浪狗,再給它們扔一塊肉。不過這裏鄭重提醒:不會打狗棒法的兄弟請勿模仿,否則後果自負。

總的來說,敕書的作用就是讓女真族自相殘殺,以達到控製女真族人口的目的。不得不說,這個法子還真有效,反正明朝建國近百年了,女真各部中最富的建州女真部總數隻有二千多戶,以每戶十口人算,最多不過兩萬人。

相對疆域比較遼闊的海西女真更是淒慘,北麵有山北女真的騷擾,南麵時常跟建州女真起摩擦,西麵還有蒙古人虎視眈眈,再加上內部各部族之間為了敕書而互相殘殺,人口幾乎呈負增長態勢。

至於山北女真,也可以稱為野人女真,這些人跟野人無異,整天不是漁獵就是南下打劫,他們隻要實物,敕書這種高深的東西是不要的。

要說起來,在明朝設立之初,女真人都是無組織無紀律的野人女真,現在之所以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山北女真三部,是明朝招撫政策的產物。

明廷為了招撫這些隻會打打殺殺的野人,先後在遼東設立了很多衛所,比如說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封女真頭人為指揮使,負責招撫衛所附近的女真人,這就是建州女真的來源,海西女真與建州女真相似,隻有離明朝遠甚的山北女真沒有被招撫,所以還被稱為野人女真。

當然,明廷為了防止女真各部坐大,還是采取了很多反製措施,比如說封貢貿易就是一種經濟控製。時不時地,經略遼東的大臣也會在女真各部之間挑撥是非,讓女真各部之間處於分裂對抗的狀態中。如果這些政策堅持長期推行,女真人是永無出頭之日的。

楚天易等人剛進入興安嶺,這裏自然是海西女真的地界,至於那六個搶馬不成反喪命的家夥是不是海西女真人,至於他們身上那十張敕書是怎麼來的,楚天易懶得去想,如何將這十張寶貝敕書換成軍需物資,才是他考慮的事情。

好在這些敕書是製式文本,在選擇交易對象上楚天易就有很大的主動權。不過話又說回來,他現在隻有三個手下,貿然拿出這些敕書,肯定會被人家黑吃黑。要知道,女真人是不讀聖賢書的,更不知誠信為何物。要跟比蒙古人還不講信義的女真人交易,還是小心為上。

由於已經進入海西女真的地界,眾人不得不加倍謹慎小心,哈銘還是負責在前麵領路,在他敏銳的預警能力的幫助下,楚天易等人連連繞過幾撥女真人,緩緩地向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