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競聘演講(二)(3 / 3)

巧借“東風”表決心。這是一種借他人結尾作為自己結尾的一種方法。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順手牽羊用別人結尾中的原話來表自己的誌向;二是簡單彙總他人的“意思”作為自己的“意思”。比如,在競聘廠長的演講會上,許立華在演講結束時這樣說:“剛才劉勇同誌說的完全代表了我的心,那就是:無論能不能獲得這個職位,我都要發憤圖強,為咱廠迅速創造新的輝煌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巧妙借他人之言表達自己的決心,看似重複卻又新鮮,不僅沒有拾牙慧之嫌,還能讓人在重複之中看出演講者不凡的智慧。

一位競聘者在競聘演講會上最後一個出場,當他看到前邊每個人都是表決心收場後,他沒有再講自己的決心,而是靈機一動說:“朋友們,至於決心在這裏我也就不表了,因為前邊每一位競聘者的心聲就是我的心聲,他們的決心就是我的決心!”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會後人們說:“他的這種方法很不錯,不表決心勝於表決心。”

借景抒情人心。在競聘演講結尾時如能巧妙地借用當時的景物來抒情表誌,也可助自己一臂之力。一次,縣委在縣大會議室舉行副局級幹部競聘演講會。那天天很陰,教育局副局長的演講就要到尾聲的時候,外麵電閃雷鳴,幾乎淹沒了他的聲音。他稍停頓了一下,指著窗外說:“同誌們,聽著窗外響起的陣陣春雷,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震,是啊,我們的屋內不也是春雷滾滾嗎?幹部聘任製度改革的春雷正在我們這塊天空上震響,在這場競爭中也許我隻是一個過客,但我要張開雙臂,為春雷春雨的到來而歡呼!”

他巧借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比起那些“背稿”的演講者來顯然棋高一籌。他的講話激起了如雷般的掌聲。會後人們還對他的機智讚不絕口。

欲說還休抓人心。這是一種欲言又止的含蓄結尾法。美國一位演講家說過:“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戛然而止。”他的話是有道理的,因為演講在處於高潮的時候,聽眾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情緒和能力都由此達到最佳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態中突然收束,那麼保留在聽眾大腦中的印象就特別深刻。

例如,一位中年婦女在競聘居委會主任時,結尾用了這樣兩句話:“最後,我也不想再表白什麼了,天地之間有杆秤,那秤蛇就是老百姓,我相信大家的眼睛。謝謝。”她在講完構想之後既沒有表決心,也未發號召,而是以虛代實,用一兩句話突然煞住,如快刀斬亂麻,幹脆利落。情緒和節奏之快讓聽眾始料不及,心裏不由一震,於是一個良好的印象就在大家心裏定格了,很是耐人尋味。

正問反問增信心。“同誌們,當聽完我的構想以後,也許你會想:你的想法倒挺好,可實現得了嗎?說實話,我隻是一個平凡的人,不是神,我就是渾身是鐵也打不了幾個釘,要是光靠我自己甭說是三年就是三十年也實現不了。可古語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扛著膀子和我一起幹,我敢肯定,不久的將來,夢想定會變成現實”。

這位競聘者在講完自己的實施方案後,先抓住聽眾的心理來了一個設問但他並不急著回答,而是故意用否定的話蕩了一個“秋千”,之後再進行肯定。話語不多但含義頗深。其一,表明了自己的自知之明的態度;其二,說明在一定條件下自己的構想並非是“吹牛”,從而激發了大家對自己的信任;另外,也含蓄表達了自己對全體聽眾的信任和自己的決心。

有時為了表“情”的需要,還可以用反問句作結。如,一位年輕人在競聘鄉長演講收束時說道:“大家知道,我是一名孤兒,是在黨和鄉親們的關懷培養下長大的。如果不當好人民的公仆,不把鄉裏的事辦好,能對得起培養我的黨嗎?能對得起各位父老鄉親嗎?”他的反問加強了他要當好鄉長的語氣,猶如一股強勁的風,吹動了聽眾的心,全場掌聲一片。

借用名言表衷心。在結尾的方式中,也可引用名言、警句。一位競聘醫院院長的年輕護士長在演講結束時這樣說:“同誌們,現在大家都在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電視劇,在這裏我想用保爾的那段名言結束我的演講: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已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鬥爭。”由於大家都熟悉這段話,所以當她開了頭以後,大家都跟著一起朗誦起來。含蓄而深沉,優美而有力。不僅巧妙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跡,而且有“餘音繞梁”之效。

以上隻介紹了常用的幾種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時並不都是孤立的,有時還可以兩三種方式並用(如:“關心”“希望”“感謝1但無論使用哪種方式,一定要與自己競聘的崗位、環境布置、現場氣氛相協調。不要刻意渲染而失之協調。另外,結尾同開頭一樣,也沒有不變的程式,隻要我們敢於創新,不拘一格,細心體驗他人成功的經驗,就會創造出精彩、新穎、言已盡而意無窮的結尾來。

(三)競聘演講中應注意避免的六種情況

競職演講是為了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綜合考察競職者的思想素質、政策水平、業務狀況和管理能力,從而選拔優勝者擔任某一職務。由於這類演講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強烈的競爭性,所以,演講者要想取得成功,除了了解和掌握競職演講的特點和技巧之外,還應有“六己”入心。

一忌雜亂無章。競聘演講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些競職演講者對自己要競聘的職位,沒有完整清晰的認識,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翻來覆去地解釋,對所應從事的工作,抓不住重點,分不清主次,自己說不明白,聽眾搞不清楚,就不可能得到較高的評價。

二忌“照本宣科”。競聘演講重在“講”,重在“演”,要通過演講吸引、感染、打動聽眾和評委。有些競聘者因為心理緊張或準備不充分,在競聘演講時,將演講稿從頭到尾念一遍;也有的競聘者像學生給老師背課文一樣,將演講稿十分“流利”地背了下來。如此“照本宣科”,毫無生動性可言,毫無現場效果可講。競聘演講時,盡量不要拿講稿上台,以免產生依賴性。可以把要點寫在小紙條上,字的大小最好能稍微一瞥就看得清楚。如果實在沒有把握,可以把稿子放在講桌上,偶爾看一下。

三忌狂妄自大。有的競職演講者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在談工作優勢時愛擺老資格,愛提當年勇,自認為條件優越,某職位“非我莫屬”,做好工作不過是小菜一碟在談工作設想時,脫離實際,來一些“海市蜃樓”般的高談闊論,極易引起聽眾的反感。

四忌過分謙虛。競職演講要求競職者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競爭優勢,大膽發表行之有效的“施政綱領”。但有的競職演講者卻唯恐因自己的“標榜”,而引起評委和公眾的不悅,把對自我的認識和評估弄到“水平線”以下。這種過分謙虛的表白,不僅不能反映自己真實的能力、水平和氣魄,也不利於聽者對你做出正確的評價。

五忌含混模糊。競職演講一般要求演講者在有限的時間內,言簡意賅地把自己的基本情況、競聘條件、工作設想向聽眾講述清楚。但是有的競職演講者掌握不住演講詞的語言特點,不分主次輕重,歸納不合理;也有的語句過長,表述不清,聽起來費力;還有的連珠炮式地將整個演講“一氣嗬成”,但因吐詞不清,或語速過快,使聽眾不知所雲。

六忌服飾華麗。登台演講,服飾是一個人思想品德、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和自然流露。競聘演講是一項正規、嚴肅的主題活動,評委往往會以所競聘職位的需要和自己的審美觀來評判演講者。因此,演講者的穿著應以莊重、樸素、大方為宜。有的競聘者認為穿得與眾不同就會以新奇取勝,或服飾華麗,或不修邊幅,這樣做的結果,很難給評委留下好印象,演講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