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宮”:去過真正的故宮,到這仿建的明清皇宮大家都沒什麼興致,而我一直不喜歡故宮,尤其是那上麵耀人眼睛的琉璃瓦,到這裏更沒什麼感覺。這裏麵卻還有一座寺廟,在這廟裏我還有了段小小的“奇”遇。那個穿著的“高僧”不但沒叫我捐功德,還說了這樣一句話:“你不用捐什麼功德,因為你前生做了太多好事。”並送給我一串佛珠,讓我把它戴在女兒的左手,保佑她一生平安。我驚訝不已,同行有些人還花不少錢去買了香火又大呼上當。我拿著“高僧”給的一支普通的香到廟前點燃並拜了一下,然後鄭重地把他送的佛珠戴在了女兒手上,她的平安從她出生開始就是我此生最大的企盼,但回來後就被她隨意地扔在了一邊。
“香港廣州街”:坐在一艘固定的大船上,觀看一場香港警察海上追輯毒販的演出,一位“警察”和一名“逃犯”各駕一輛快艇在水裏做著各種驚險動作,槍炮聲聲,很逼真,我都被嚇倒了——但我還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和感覺到這隻是表演。廣州街據說是當年為拍《林則徐》建的,老房子和石板街,這裏的許多老房子卻不是仿建的,而是真實的,隻不過它原來不是建在這兒的,是從別處搬遷而來,我們那裏就有不少老房子被人買走,有的隻買雕花門窗,有的整幢房子一塊買走。買來後被集中在一塊,確實很有種古老的味道。拱橋、菜蔬果園以及破舊的現代民居,又讓我恍然真的走進了田園鄉村。但我馬上清醒過來,我知道,這是不真實的,因為這裏沒有曆史,它所有的都隻是一種仿建和複製,而曆史是不能被複製的。當然供影視劇拍攝無可厚非,其實我們也早就明白,影視劇裏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可是又有什麼不是虛幻的呢?在真正的古街裏,物是人非,也許更讓人感到虛幻。
我們還有幸在一個景點內看到正在拍攝《射雕》的劇組,主演胡歌正在拍戲,還把我們攔在一個地方好久才放行呢。其實很多人來此一遊也許主要就是想看到這種場麵。在另一個景點,一個所謂的“明星見麵會”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但來的演員卻都是要讓大家努力記住的演員,宣傳廣告中的謝霆鋒、袁彪什麼的一個也沒來,人群很快散去,我也趕緊往外走去。走出門時禁不住回頭望了望那台上的三個演員,他們依然微笑著,他們看到這種場麵該有多尷尬?但他們來了,而且還在微笑著,也許他們早就有心理準備?聽說原來這裏可以經常看到拍戲的場麵,近年來上麵控製古裝戲的拍攝,這裏冷清了許多,但也還是有一群人長年呆在這兒,等待機會,哪怕是一天幾十元的群眾演員,被稱之為“橫漂”一族,比起他們這台上的三位算是幸運得多了。
我們住處附近有一個新近開發的“紅色旅遊博覽城”。我有些奇怪,沒聽說這裏有什麼紅色遺跡和故事,可他們卻有如此氣勢來開發這方麵的旅遊,我們那有不少遺跡可至今仍望開發而歎。其實影視城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他們就善於“無中生有”,種果樹、辦工廠,現在開發旅遊也是如此。
可是,回來時我忽然覺得我好像是到一個不存在的地方去了一趟,就像沉浸在電視劇情中忽然醒來回到現實中一樣。我感到了一種虛無,可是又有什麼不是虛無的呢?包括我們的生命,三十多年前這個世界並沒有我,若幹年後,這個世界也將沒有我,我的生命將從虛無走向虛無,可我現在還活著,還想活出自己所謂的意義來,這不也是一種“無中生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