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過得去,精神有寄托,在哪裏不一樣,何況我喜歡鄉下,永遠有田園綠色相伴還是許多城裏人所無法擁有的呢。
問及我的身世,總有人問我怎麼到鄉下來了?真是好奇怪的問題,畢業分配來的呀。鄉下怎麼了?這裏不是有不少分來的年輕人嗎?原來有“知情”者說我“本來可以分到城裏的,自己要求到鄉下來的”。這更是莫明其妙,什麼叫“自己要求”?按規定就是分到鄉下的呀。隻因父親是個為官者,去幫我“求”(或者說弄)了一個城裏的職位,他說是礙於臉麵與世俗,而我並不需要留在城裏呀,又何必這樣委屈家父呢?我毫不領情,於是便來到了這裏。
可是,我並沒發現這有什麼不對和不好的,我喜歡鄉下,這也是真的。至於說高尚之類,當初也的確有過一番雄心壯誌,甚至想過去獨闖大西北,但分配不過去後隻好作罷,也是想到鄉下來幹一番事業的,但幾年過去了,我已不再是那個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知道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單純,到哪兒都並不是隻要有理想願吃苦就可幹成一番事業的。可是,我並不後悔,至少我是為了一種高尚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喜歡鄉下,並且可能也適合鄉下(我原本也是個鄉下人),這一點並沒有改變,因此除了有點失望(可到哪兒不一樣呢)外並不感到什麼委屈,難受之類。其實我也並沒吃什麼苦,不,根本談不上吃苦,鄉政府的工作,吃喝穿大體無憂,還有點餘錢去買書。隻有剛來的一年老爬山,可那至今還讓我懷念,那段經曆也讓我很珍惜,那是我的專業,更重要的是那讓我真正有機會領略了一下這裏的大山,而且有兩篇被收入正式出版的書中的散文都要感謝那段經曆呢。
那麼,我還有什麼抱怨的呢?當然也沒什麼可吹噓的,我隻是個很普通的人。喜歡鄉下嘛,這叫“人各有誌”有什麼不可理解,有什麼要驚訝的?至於同情,更是我拒絕接受的,我生活得不說很好至少不錯,其實擠在都市中的芸芸眾生又有幾個活得很好呢?生活過得去,精神有寄托,在哪裏不一樣,何況我喜歡鄉下,永遠有田園綠色相伴還是許多城裏人所無法擁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