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撞開現實主義大門的卡拉瓦喬(1 / 1)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與樣式主義藝術和學院派藝術相對立的是現實主義。這個時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喬,是他將現實主義藝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以至影響了整個歐洲。卡拉瓦喬的藝術充滿鮮明的民主主義思想,這與意大利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有關。雖然卡拉瓦喬是個長期被遺忘的人物,他僅僅在本世紀初才日益引起美術史家的重視,然而他的藝術不但使人看到了17世紀意大利美術的多元性和鬥爭性,而且顯示了他獨特的藝術魅力,對後世的藝術家包括倫勃朗和委拉斯開茲等人,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米開朗基羅·達·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3-1610)生於卡拉瓦喬,卒於埃爾科萊港,原名米開朗基羅·梅裏西,後以出生地命名。他父親是建築師,他11歲移居米蘭並開始習畫,於15卯一1592年從米蘭來到羅馬,後來又曾到那不那斯、西西裏和馬爾他島等地。他在羅馬畫了一些風俗畫和靜物畫,對他藝術起著重要影響的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他是一位革命性的畫家,起初堅守寫實主義,一係列的風格畫建立了他的特色,那批畫中充滿了穿著怪異、帶著濃厚頹廢色彩的年輕人。後期,他的風格大變,高度道德意識和宗教畫代替了先前的題材。他用宗教題材作形式,內容卻並非被西方藝術家所頂禮膜拜和盡情歌頌的聖母子及聖徒,而是有著深刻皺紋、穿著衣衫破爛、肮髒著腳的鄉下人。在心理的寫實上,他也嚐試著直接不修飾地進入聖經中所描述的景物裏。

卡拉瓦喬的作品強調人體,畫裏的人幾乎有真人大小,而且通常擺在畫麵的最前端,戲劇化前縮法姿態好像可以超越畫麵。卡拉瓦喬藝術最大的特點是忠實地描摩自然而不管人們認為美不美,所以人們稱他為“自然主義”畫家,即使在表現宗教題材的繪畫中,他也盡最大努力去使古老的經文中的人物看起來更加真實、更加可感可觸,連他所用的明暗方法也有助於達到這個目的。他的光線並不使身體看起來優美而柔和,卻是那樣執拗而忠實地把整個奇異的場麵突現出來。

能合群,因為他的沒有地位而常遭人攻擊和嘲弄,他就奮起反抗,這種生活處境也造就了他那種桀傲不訓的現實主義風格。他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年僅31歲便早夭,然而他卻是在美術史上永遠留芳的偉大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