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護理學的發展史

①護理學的形成和發展;②南丁格爾對近代護理學的貢獻;③我國護理學的發展。

二、護理學的性廣和範疇

①護理學的性質;②護理工作的範疇。

三、護理學基礎的臨床應用

①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②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③滿足患者的治療需要。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護理學的發展史

1.護理學的形成和發展

護理學是醫學科學領域裏的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的產生和發展與社會發展和醫學科學進步密切相關。其發展從護理內容及形式來看,主要經曆了自我護理(遠古時代)、家庭護理(古代)、宗教護理(中世紀)、醫院護理(中世紀末)、近代護理(19世紀中葉)和現代護理(20世紀)。19世紀中葉,英國的南丁格爾首創了科學的護理專業,這是護理工作的轉折點,也是護理專業化的開始。現代護理從護理學的臨床實踐與理論研究來看,主要經曆了以疾病為中心、以患者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三個主要發展階段。

(1)以疾病為中心的階段

護理概念的演變與社會其他科學的發展,以及所引發的人們在某一特定時期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程度息息相關。17世紀以來,自然科學不斷發展,使醫學科學逐漸擺脫了宗教和神學的陰影,各種科學學說被揭示和建立,在解釋健康與疾病關係上,人們認為疾病是由於細菌或外傷等襲擊人體後所致的損害和功能異常,有病就是不健康,一切醫療行為都著眼於疾病,從而形成以疾病為中心的醫學指導思想,這一思想也成為指導和支配護理實踐的基本理論觀點。其特點是:護理從屬於醫療,護士是醫生的助手,護理方法是執行醫囑和護理常規,忽視人的整體性。護理教育類同於高等醫學教學課程,不突出護理內容。

(2)以患者為中心的階段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的定義。1955年美國的莉迪亞-霍爾(1.Ha11)首次提出“責任製護理”的概念。1977年美國醫學家恩格爾(G.1.Enge1)提出“生物—心理-社會”這一新的醫學模式。在這些思想指導下護理工作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從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轉向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其特點是:醫護雙方是合作夥伴。按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強調護理是一門專業。護理教育開始擺脫類同高等醫學教學課程設置的模式,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教育和護理臨床實踐。

(3)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