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轉入“確保要域”的戰略防禦(2 / 3)

在《東亞戰爭第三階段作戰帝國海軍的作戰方針》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作戰方針》中,日本統率部再次重申了這一戰略方針:“應立即加強戰略要地的地麵防禦,盟軍如果來攻打,就在海軍和在航空部隊的支援下先發製人地擊敗盟軍。”

日本統帥部指出:“把航空母艦的主力部隊派遣在太平洋上,把它的部分兵力適當用在西南海域,伺機出動,隨時準備機動作戰,並且使航空母艦兵力的集中和分散做得十分巧妙,十分機動,用迎擊作戰方針殲滅美艦隊。”

因此,日軍統帥部下令把守衛所羅門群島和俾斯麥群島的重大任務交給陸軍第8方麵軍和海軍聯合艦隊,並要求向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大力增援航空兵部隊,立即興建機場,同時攻擊盟軍的機場。1943年3月,美軍決定占領新幾內亞島東北海岸的萊城、薩拉莫亞、芬什哈芬和馬丹等地區,占領新不列顛島西部;占領新喬治亞群島和布幹維爾島;最後占領俾斯麥群島的主要島嶼臘包爾。

麥克阿瑟負責在戰略上指揮,哈爾西直接指揮進攻新喬治亞群島。另外,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海軍上將製定了新的艦隊番號,每個編隊又分為特混編隊,下麵分為特混大隊。從此所有在太平洋戰區的艦隊的番號都是單數,在大西洋艦隊的番號都是雙數。

太平洋上3支艦隊的具體情況為:第3艦隊,原南太平洋部隊,由哈爾西上將率領;所屬的兩棲兵力第3編隊,由威金遜少將率領。

第5艦隊。原中太平洋部隊,由斯普魯恩斯中將率領;所屬第5編隊,由特納少將率領。

第7艦隊,原西南太平洋部隊,由金凱德中將率領;所屬第7編隊由巴比少將率領。

麥克阿瑟和哈爾西開始了緊張的戰前準備,製定出一份作戰計劃,代號為“硬幣”。麥克阿瑟負責進攻新幾內亞東北海岸,繼續向西進攻;哈爾西從所羅門群島北上,進攻布幹維爾島;麥克阿瑟和哈爾西互相支援,保障對方的安全。

米切爾轟炸機的炸彈象一片擦過水麵的石片一樣落在艦殼上,有魚雷一樣的準確度和爆炸力。八艘運輸艦和四艘驅逐艦被炸沉。到夜幕降臨時,護航艦隊幾乎全被消滅,除此以外還有六十多架前去保護運輸艦的日本飛機從空中被打下來,而美國人付出的代價是僅損失了四架戰鬥機。黑暗中當救生艇載著安達將軍和他的尚存的殘部逃命時,這場大屠殺還在繼續著。他們遭到了從米爾恩灣開來的魚雷快艇縱隊的攻擊。不到二千人,包括將軍本人在內,被幸存的四艘日本驅逐艦救起,隻有一百人設法用筏子和救主艇渡過丹皮爾海峽,最後在新幾內亞登陸。

俾斯麥海戰役是盟國的一大勝利。它結束了日本企圖從新不列顛向新幾內亞的駐軍派遣大規模增援部隊的努力,除了驅逐艦和駁船在夜間航行外,相互的聯係至此已被切斷。

“上天保佑我們取得這一重大勝利,”麥克阿瑟在另一個欣喜之情溢於言表的戰報上宣稱,他重新向華盛頓提出要求,希望再向他提供五個師,一千八百架飛機和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海軍力量。他謀求實施他的雄心勃勃的計劃,這項計劃的代號叫“埃爾克頓”,即分五個階段向新幾內亞進軍,然後越海奪取拉包爾,並與準備從瓜島出發進攻所羅門群島的行動配合。但是由於有卡薩布蘭卡的決議,馬歇爾不可能這樣大規模地投入部隊。金海軍上將唯恐哈爾西的部隊現在也歸麥克阿瑟指揮,因此反對在他看來是為了抽走他發動中太平洋攻勢所需的艦隻和兵員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