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島東西長150公裏,南北寬40公裏,是所羅門群島中的最大島嶼。瓜島是美國的屬地,但被日軍占領。瓜島是澳大利亞的門戶,靠近日本,地理位置很重要。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美兩國軍隊於1942年8月一1943年2月在瓜島進行了島嶼爭奪戰。
1942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戰場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以來的第一次慘敗,驕橫無比的日軍領教了美海軍的厲害。
中途島的慘敗使日軍驕傲的頭腦變得清醒,日軍修改了原先製定的太平洋戰場作戰的方案。經過珊瑚海、中途島海戰後,日軍的艦載飛機損耗達到400多架,而且很難得到補充。日軍的航空母艦沒有陸基航空兵的護航不敢出動。岸基航空兵隻能在距離基地300海裏範圍內作戰。與日軍航空兵得不到有效補充的情況相反,盟國軍隊的兵力卻越來越多。
1942年7月11日,日軍軍部下達重要的作戰命令,要求馬上停止切斷美國與澳大利亞交通線的“FS”作戰。
新的作戰方針以戰略進攻為方針,逐漸轉向持久戰和鞏固日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防禦圈。
日軍統帥部製定了作戰方案:從新幾內亞島北部海灘登陸,翻過歐文斯坦利山,進攻莫爾茲比港。
為了支援進攻部隊的翼側,日軍決定在瓜島建立一個機場,作為轟炸機的基地。
日軍認為,有了轟炸機機場,轟炸機就能夠轟炸西南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為海軍作戰提供空中支援,仍能破壞美國至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
為此,日軍統帥部給駐紮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日本陸軍和海軍下達了兩個任務:陸軍第17集團軍發動從陸地進攻莫爾茲比的戰鬥,海軍艦艇部隊和岸基航空兵負責運輸、護航和空中掩護;海軍和岸基航空兵在俾斯麥群島、新幾內亞東部和所羅門群島等地,修建一係列岸基航空基地。最重要的工作是瓜島轟炸機機場的修建。
1942年6月,陣陣的海潮喧囂翻湧,掀起巨大的海浪。夏威夷地區珍珠港,教堂的鍾聲悠遠,在霧氣籠罩的港口上空回響,為飽經戰火的海空軍基地帶來幾分祥和的氣氛。
中途島海戰勝利所帶來的喜悅與激情早已消退了。美軍官兵的心中都很清楚,中途島海戰僅僅是太平洋戰爭中一次局部戰鬥,無法殲滅日軍,等待美軍的將是更艱難的險阻和更加殘酷的戰爭。
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頭腦冷靜,沒有為一時的勝利而驕傲自滿。尼米茲相信馬歇爾對羅斯福總統所講的一句話:中途島海戰是偉大的勝利,但隻是僥幸而已。
日軍仍然在西南太平洋上橫衝直撞,日軍在幾個月內攻占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和蘇拉威西、俾斯麥群島,使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受到重創。
因為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獲勝,戰略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美軍手中,美軍應該利用這個良時,由防禦變為進攻——這是尼米茲急需思考的問題,他希望製定一個明確的作戰方案,並立即付諸於未來的戰鬥。
戰爭的間隙為尼米茲製定作戰方案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尼米茲認為最重要的是,應對一切可能性進行探索,使任何可供選擇的方案成為製定方案時的依據。
在策劃的過程中,尼米茲認為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遵循上級的指導,而是積極地聽取下級的意見,從許多戰鬥在第一線的官兵,也就是飛行員、擲彈人員和航空母艦的水兵那裏得到啟發。
尼米茲體察下情的作風深受官兵們的歡迎。尼米茲的幽默機智的談吐經常讓部屬們心悅誠服。
一次,尼米茲正在夏威夷地區的海灘上進行10英裏步行訓練。一位水兵把自己埋在海沙裏,尼米茲一不小心踩到了他。
水兵罵了一句,當他發現麵前的人竟是尼米茲時,連忙解釋說:“將軍!我沒認出是您。”
尼米茲忙說:“真對不起,我以為沙灘不平呢。”
很多此類的小事使尼米茲贏得了好人緣,使他更容易得到需要了解的事情。
對於頂頭上司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歐內斯特·金上將,尼米茲的態度十分恭敬,但兩人的關係並不像尼米茲和下級那樣親密。
每次遇到重大難題,尼米茲都會赴舊金山向金上將請教,另外,尼米茲還定期向金上將彙報自己的工作。這樣,多次促成尼米茲與家人的團聚。尼米茲夫人為了能夠見到他,特意把家搬到了美國西海岸。
6月30日,凱瑟琳正在機場上等待尼米茲的到來,出現了軍人的妻子容易遇到的那些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