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裏登陸計劃(1 / 2)

盟軍進攻西西裏的作戰計劃代號“愛斯基摩人”。該戰役的作戰計劃早在1943年1月就已開始製定。4月23日,蒙哥馬利給亞曆山大發了一份很長的電報,指出第8集團軍必須在錫拉庫薩和南部的帕基諾半島之間登陸。4月29日,盟軍在阿爾及爾興舉行會議。在會議上,蒙哥馬利提出一個新的計劃。根據這個新的計劃,美國第7集團軍應改在南部的傑拉一帶登陸。而第8集團軍則仍在蒙哥馬利原來主張的地方登陸。盡管蒙哥馬利的計劃是可行的,但它卻把美軍降低為次要角色。

1943年5月12日,突尼斯戰役勝利後,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主持下,盟軍聯合參謀長會議在華盛頓召開,目的是根據地中海戰區、東線蘇聯戰區和太平洋戰區的大好局勢,確立盟國的新戰略。

會議最終決定,攻打西歐的行動,即“霸王”計劃(登陸諾曼底)定於1944年5月1日實施;在意大利西西裏登陸的時間定於1943年7月10日。登陸成功後,盟軍將發動新的攻勢,擊垮意大利,使意大利退出軸心國。但美國提出了一個條件,即西西裏登陸作戰隻能出動地中海的盟國部隊,還要從中抽調7個師撤回英國,以為日後“霸王”行動使用。

英國則向美國保證,一定參加1944年5月1日實施的“霸王”計劃。盟國已經做好了準備,西西裏島戰役快開始了。

為了發動登陸戰役,盟軍組建了第15集團軍群,總司令是英國的亞曆山大將軍,下轄英國第8集團軍(蒙哥馬利)和美國第7集團軍(巴頓),總兵力達到47萬人。

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出任盟軍海軍總司令,擁有戰鬥艦艇和登陸船隻3200艘。英國空軍中將特德指揮空軍,擁有4000多架飛機。盟軍統率艾森豪威爾將軍出任總指揮。

具體計劃的製定者們認為,西西裏戰役的成功依賴於3個因素:製海權、製空權和奪取港口。由於英國海軍早就在地中海奪取了製海權,第一個因素擁有了。最大的難題是第二個因素,盟軍飛機能夠利用的惟一地點,是位於利卡塔和錫臘庫紮間的西西裏東南角沿岸。那裏的3個港口,無法滿足大批盟軍部隊對物資的需要。

美軍參謀們提出,首先應該攻占西西裏島上那些盟軍飛機能提供空中掩護的海灘,先修築機場,擴大飛機的掩護範圍。在這些任務完成以後,登陸部隊的主力再在巴勒莫和卡塔尼亞的主要港口附近登陸。

這一計劃遭到了蒙哥馬利的強烈反對。他指出,這樣做,增援的德軍很可能殲滅兵力分散的盟軍小股登陸部隊。亞曆山大和蒙哥馬利主張盟軍飛機能夠提供空中掩護的某一地區,發動大規模的登陸。至於後勤問題,英國海軍認為,由於擁有了大批新式坦克登陸艦和幾百輛水陸兩棲卡車,進攻的登陸部隊能夠在3個港口的支援下,通過西西裏島的海灘登陸場進行有效的補給。

蒙哥馬利是一位優秀的軍事統帥,但性格古怪,心胸狹小,總是追逐榮譽。蒙哥馬利看到,巴勒莫是塊“寶石”,一旦巴頓占領了巴勒莫,就會獲得巨大的榮譽,或許會使自己的戰績受到影響。

蒙哥馬利阻止巴頓奪取巴勒莫,他的方案實際上使巴頓的美軍陷入更難的境地。美軍登陸的灘頭非常暴露,還有沙洲障礙,而且,美軍隻有一個小港可供補給,這會給補給工作帶來巨大的困難。蒙哥馬利將要占領的是錫臘庫紮、卡塔尼亞、墨西拿等城市。而美軍隻能占領傑拉、利卡塔等小鎮。

蒙哥馬利的作戰方案既不公平又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遭到了眾人的反對,就連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空軍上將特德等人也表示抗議。

出於對共同事業的忠誠,艾森豪威爾批準了蒙哥馬利的大規模登陸計劃。

巴頓對此感到氣憤而厭惡,但也接受了這一事實。因為巴頓渴望參加戰鬥,特別是一場大規模登陸戰役更是他渴望的。其次,巴頓十分敬重艾森豪威爾,他知道,自己的今天是與艾森豪威爾的扶植是分不開的,因此他不願意公開違抗艾森豪威爾的意誌。

蒙哥馬利又提出,英軍與美軍在戰鬥中需要相互的直接支援,其後勤需要相互幫助,需由一位集團軍司令和一個聯合參謀部負責。顯然,蒙哥馬利想指揮美軍。

艾森豪威爾不肯同意,不想讓英國人把榮譽都搶走。他認為,美軍已經屈居輔攻地位了,再也不能失去獨立性了,那樣做會嚴重挫傷美國官兵的自尊心。

計劃規定:突擊部隊分為東線的英軍和西線的美軍,英軍在西西裏島南部登陸,美軍在東南部海岸登陸。上岸後迅速向北發動進攻,從而奪取西西裏島。運送兩支登陸部隊的海軍艦隊是美國休伊特海軍中將率領的西部特混艦隊和英國拉姆齊海軍中將率領的東部特混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