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2 / 2)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裏,會感覺到周圍財富的多寡不均。記得幾年前,有一次搖籃網論壇裏有提問,說自己家遠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覺心理不平衡。大家覺得難答,網管給我打電話請我去答。我發帖說,說到底,除了全球首富,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在經濟條件上比某些人差,這是無可回避的事實。首先我們成年人對此要看得透,要處之泰然。其次,要告訴孩子別人的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自己的努力、別人的幫助,當然也有機會的原因。讓孩子學習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親人的成功鼓勵孩子將來去努力和效仿。同時,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家的特點,哪怕隻是很小的特點,但有別於他人,讓孩子以此為榮,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風和傳統,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我們小時候,在衣著方麵父母對我們非常苛刻。我母親對我們反複強調,我們的家教傳統很嚴,爸爸媽媽小時候都是學校裏衣著最差而成績最好的。這句話在我們姐弟三人身上一一實現。而且讓我們驕傲的是,在某些方麵,如文體器材,他們肯給我們最好的,如果我們努力。我今天不會再讓孩子在衣著方麵差得突出,但我很坦然地告訴他,別人有的東西你不可能都有,因為你也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有的東西太貴,媽媽買不起;有的東西媽媽不想買,因為想把錢花在更重要的地方;這個月你隻能買一個玩具,因為這是我家的規矩。這些問題,我覺得絕不僅僅是一個大人省錢的問題,而是一個培養磨練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認識世界的重要過程。

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逐步認識到,金錢不是評判他人的唯一標準。除了金錢,還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長等等很多標準。孩子常常天真地進行比較,你家的車是什麼牌子,我家的車是什麼牌子,這不是洪水猛獸,這是孩子正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圍的成年人如何去進行解釋。你簡單地說,他們家有錢,所以他們家的車貴,那麼給孩子的是一種引導;你給孩子說明性能、外型、節能、方便、車主對車的依戀感情等其他方麵的考慮,這時候孩子接觸到的價值觀就更多元,金錢就不會成為唯一的標準。在今天的世界裏,要讓孩子有健康的金錢觀,周圍成年人的心態和引導方法非常重要。我有一個做法,就是常帶我們的老師去比較好一點的餐館,但是點非常簡單的菜。有人以為我是讓老師“提高品位”,其實不對,我們為的是鍛煉定力。我常和老師們說:“要能夠在富人麵前坦然地做一個窮人。”同時我們培訓教師如何去正確引導孩子。大千世界,繽紛多彩,能夠坦然地對待財富方麵的差距,同時用多元的標準去評價他人,對孩子將來健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3-6歲的兒童,大人如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銀行家尼爾。高德佛瑞建議家長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讓孩子從小認識錢幣,了解找零錢。當孩子稍大一些後,可以帶他去購物,並和他討論所購物品的價格。

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帶孩子購物時,如果不給孩子買他要的東西,他就會生氣耍賴。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最好在出門之前就和孩子講好“條件”:隻買一樣。這樣,孩子就會在整個購物過程中仔細考慮他要的東西。對於孩子的過分要求,即使你買得起,也應該對孩子說“不”。慢慢地,孩子會知道,不是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此外,還應教會孩子學會給予。要讓他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學念書,都有溫暖的家,都能穿漂亮的衣服。讓孩子去接近、去關心、去幫助在困難中的孩子。

理財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不少家長認為理財是長大成人後自然而然能掌握的,因此不該讓孩子過早涉足;也有一些家長關心的是如何使孩子讀好書,而將理財視為不務正業的旁門左道。因此,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理財教育相當落後,對少年兒童來說幾乎是一片空白。

培養孩子金錢意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使他們懂得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從而知道賺錢的正當途徑。這種教育更為重要,因為沒有這種教育,孩子就不會產生財富與勞動之間的關係,就有可能隻會花錢而不知道錢從何來,甚至會以不正當手段去撈取金錢。

每個孩子的類型是不一樣的,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對金錢的態度,就成了父母必做的一項功課。一味地以增加零花錢或者減少零花錢來達到某種目的,不是教育孩子應該有的方法,父母更重要的,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細節來引導孩子進行聰明儲蓄和聰明消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