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宇宙與空(1 / 2)

讀過線描美術設計家橫尾忠則的自傳《波亂》、《少年小鯽》(同為文春文庫出版)之後,知道橫尾氏從少年時代就能看見龍吐火、天女,並多次透過幽浮(UFO)與外星人交往,真是嚇一跳,而且還時常經驗幽體脫離,與其說嚇一跳,不如說有親切感比較正確。

以前我總認為龍、麒麟、鳳凰都是存在其他世界的動物,據說宇宙間住著和人類同樣高等動物的星球有三十五個,那些星球之中,有些比人類進步,而比人類落後的也有;由於是比較進步的星球,所以能用幽浮或其他,作為各種前來地球的手段,這是值得確信的。自傳中也記載著,外星人都具有優美的心,而且能夠完全讀取橫尾氏的心。

評論家立花隆的《臨死體驗》(文春文庫)書中,記錄著實際介紹的好幾個人,首先就是他與丘普拉·羅絲的訪談。

——對外脫離,到哪裏去了?

“到過許多地方,有時隻停留在對方屋頂上,有時也去別的銀河,終於抵達昴星團;那裏的人擁有比地球優秀的文明,所以這樣說:‘地球人過度破壞地球,已經無法複原了吧!地球如果要恢複美麗之前,死掉幾百萬人是有必要的。’”(上,四八九頁)

相反地,當乘幽浮前來的外星人,問起從這兒到其他星球的實例,是否也辦得到?立花隆無言以對,因為這是超越理解的範圍,很可能不相信,卻又無法否定的心情,不是嗎?此外,芬蘭的吉爾特博士也對立花隆說了如下的話:

死並不存在……就死亡被認定的是實體如何而言,它隻是脫掉在這第三次元世界之我們所穿著的肉體這件衣服;而進入另一個次元……就像電視頻道從地上波切換成衛星廣播一樣,把電視從地上係統轉換成宇宙係統,切換係統的次元,對於正在觀看的你,本身並無任何變化;同樣地,從第三次元轉換到別的次元,存在係統離開肉體的你,而存在的本身本質並無變化,在另一個係統的你繼續存在、繼續思考、繼續感覺。(上,一八三頁)

如果吉爾特博士本人具有佛教相關知識的話,這些正是最能說明佛教所謂的輪回轉生,為敘述靈魂、靈體與生命的永遠性,以及肉體與靈魂的關係,吉爾特博士更說明如下:

“能——體(靈)與肉體的關係,我認為用司機和車子的關係來譬喻最恰當,不是嗎?就駕車司機還活著這個關係上,從醫學角度而言,應當如何處置?事故發生當然要采取急救措施,可是趕赴現場,竟然棄司機於不顧,隻是專心對車子下手嗎?從車與司機何者為重來說,鐵定就是司機。”

前章介紹過《莊子》有名的故事“蝴蝶夢”,這段佳話是說莊子在夢中變成蝴蝶;從夢中醒來,莊子夢見蝴蝶,蝴蝶夢見莊子,兩者互相無法區別。這樣的思想在表達,伴隨活著的自己,同時也有死的自己,生與死從生命的永遠性來看其實同等,莊子當時尚無肉體與靈魂的表現方式,所以才會使用這樣的譬喻,其本質與吉爾特博士所言相同,吉爾特博士更是這樣說:

我們被禁閉在宇宙邊陲,一個極渺小的,名為地球,屬於惑星的三次元空間,從該處眺望宇宙,宇宙是何等遼闊;但是從那三次元世界,一步突破次元之壁向外脫出,立即與整個宇宙成為一體,高次元意識世界也為之拓展開來,在那裏宇宙人與我們並無任何差異。(上,二四九頁)

吉爾特博士所說的這些都隻是正在進行的實質試驗,而著名的宇宙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博士在科學上也正從事與此近似的認識,霍金博士說宇宙為十一次元,而不管距離多少億光年,從此星至彼星間,有瞬間即可抵達之所謂“蟲洞”,這個理論倘若能證實,便可證明吉爾特博士的實體試驗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