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再沒有像“佛教東漸”那般偉大的敘事詩。亞曆山大東征、成吉思汗雄霸世界,如今皆已湮沒在沙漠、草原之中;迄今兩千五百年前,弘揚於北印度的佛陀之教,卻仍在斯裏蘭卡、緬甸、泰國以小乘佛教態勢傳播著,經由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大乘佛教,則在絲路各地盛開著佛教文化之花,東進中國、朝鮮,最終越過太平洋而遠至於日本。
“佛教東漸”不單指距離的遙遠使我們出神,悠久歲月也同樣淩駕著我們。佛教於釋迦入滅後,約略五百年傳播到中國,西域僧人鳩摩羅什將大量佛典漢譯,時為釋迦入滅後九百年;玄奘三藏動身西天取經,則在釋迦入滅千百年之後;其間,佛教於公元372年傳到高句麗,384年進入百濟,再從百濟傳到日本則是在公元538年。
我在著作中反複說明“空”的意思,鳩摩羅什將梵文(Sunyata)一詞,以“空”字充當確實再巧妙不過;然而“空”的譯詞卻容易產生“無”的誤解,導致現今佛教界的混亂,進而連佛教最基本的輪回轉生思想也被否定了。
經典中有釋迦本身說明前世的部分,也有再度出現此世的預言,若以輪回轉生為前提,則“佛教東漸”之旅可以說仍在持續而尚未結束。
爾時釋迦正由弟子伴隨說法,聽眾中有三位女子特別醒目,她們是地方豪族的妻子、女兒和傭人,豪族乃外道後援者,因此三人隻是謊稱出家而前來聽聞釋迦說法,但是後來三人分別道出三種觸及如來之光的不同喜悅,並表明侍奉如來座下的願望,然而釋迦卻如此開示:
汝等三人佛緣甚深,然今日卻未能滿願,因吾將續此無盡之旅,有朝一日,或將抵達日出之地,汝等亦當以該地為目標前往;此時汝等母、女、仆三人共處,遠行時隻許各自行動;然此並非單獨之旅,將為諸神、眾菩薩所庇護、引導,誠所謂修行之旅、清淨之旅、濟度之旅是也,慎記勿忘!
日出之地究係何方?我在《五大與空》章中,曾介紹惠果阿闍梨對弘法大師空海所說的話,惠果阿闍梨預言:“我生東國必為弟子”、“吾東生入汝室”,三位女性與惠果阿闍梨都是一麵不斷輪回轉生,同時為再會如來而持續其旅程,“佛教東漸”之真義正在乎此,公元538年弘傳至日本的佛教並未結束,我們每個人輪回轉生的感覺,隻因持續之旅的漫長歲月累積而變淡,至少目前已經曆兩千五百年的時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