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複古做事沒有頭腦,他隻考慮到在異鄉騙婚,傷害到了老妻,可曾想到,他如此行為,豈不是又傷害了武寧這位賢惠的好女子?人家可是黃花閨女!戴複古想家想瘋了,根本就沒顧及到新妻的感受,冒冒失失地向新妻告辭,說準備回到家鄉。

戴太太大為驚疑,在這過得好好的,怎麼突然想起要回家了?便問原因。戴複古知道這話不好說出口,可又思家心切,一咬牙,便向太太坦白了曾經娶妻的事實,說自己離家數年,不知糟糠音訊,甚是掛念。戴複古居然臉不紅心不跳地乞求太太放他還家,大恩大德,永世不忘,雲雲。

戴太太一聽,如五雷轟頂,當時就懵了,可憐她白白愛了他三年,沒想到他居然是有婦之夫。戴太太傷心欲絕,回頭就把這事哭訴給了老爸。富家翁得知自己的寶貝女婿居然跑到自己家中騙婚,當時就暴跳如雷,那還了得,敢騙我的寶貝閨女,氣得要拿戴複古到官府問罪。

戴太太到底是通情達理的女人,即使拿丈夫問罪,所能帶給她的,除了傷心,什麼都沒有,說到底,她還是深愛著戴複古的。戴太太強忍心中悲傷,和顏悅色地勸老爸高抬貴手,得饒人處且饒人,既然他執意要走,留下來,心也不在這裏,想走就走吧。經過女兒苦勸,富家翁才勉強答應,放戴複古回家。

要說戴太太對戴複古可真沒說的,她不僅把人生的第一次給了丈夫,而且當丈夫變心時,她知道戴複古身無長物,清貧寡資,還把自己的體己錢全都送給了戴複古,勸他回鄉後好生過活。戴太太本是個才女,此情此景,生死離別,一時才情湧上,即時寫了一首《祝英台近》,贈與戴相公,詞雲: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生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這哪裏是她的臨別贈言,簡直就是她的絕命詞!字裏行間充斥著對戴複古薄情寡義的強烈控訴,盡管她依然愛著戴複古。尤其是最後一句,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戴複古,她準備殉情。可不知道戴複古是真看不出來呢,還是明知道她要尋短見,依然無動於衷,背著妻子贈的錢物,低著頭灰溜溜地走了。

戴太太估摸著戴複古已經走遠了,她知道,此次分別,永世再無相見之日,一切都結束了,包括她的愛情,以及她的生命。她望著東方,痛哭一場,然後徑自赴水,自沉水中,不久便香銷玉殞,與薄情郎君陰陽兩重。她臨死前隻是希望,有朝一日,丈夫能回來,到自己的墳前,澆上一杯酒,她也就滿足了。可憐了這位重情重義的好女子!

至於戴複古,回到家中,和老妻團圓,用著第二任妻子贈的錢物,繼續他的詩歌人生。當然戴先生此生也並沒有忘記在武寧的那段感情曆程,以及那位賢惠的妻子。他確實回去看過她,隻不過是在她的墳前,而此時,距那位貞烈的女子殉情,已經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了。

當戴複古得知這位妻子是為自己殉情而死,戴先生終於良心發現,在墳前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後悔了?也許!或者僅僅是出於道義上的表示?也許!

不過,戴複古還是為這位殉節的妻子寫了一首詞——《木蘭花慢》: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雲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