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說得可憐,惹得王相公大為悲淒,他本性是個善人,最見不得別人受苦。要論姿色,眼前這個女人確實足夠讓王安石動心,畢竟他也是肉體凡胎,見著美女眼饞是一回事,心中有定力是另一回事,不相幹。王安石為人處世非常自律,即使他想納妾,也絕不會趁這個女人落難之機落井下石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純屬猜測,如有雷同,概不承認。這一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官任知製誥,已經逐漸接近權力核心,仕途一片大好。如果此時納這個落難的女人為妾,萬一事情傳到外麵,三人成虎,不定被傳成什麼模樣,豈不有損於他的盛名,牽累他的前途?
王安石麵色沉重地問她:“夫人買你時,共花了多少錢?”美女不知道他的意思,隻好如實回答:“九十萬錢。”
各朝的基本貨幣多以銅錢為主,一般來說,銅錢以一千文為一單位,稱為“貫”,也稱為“緡”。不過宋朝流行省陌錢,即以七十七錢為一百,九十萬錢,約合一千一百六十八緡。王安石出身中小地主家庭,家境一般,而且他現在除了靠官俸養家,也沒別的進錢門路,九十萬錢對他來說不是個小數字。
不過王安石到底是個性情中人,既然他不打算收下這個女人,何不好事做到底,讓她夫妻團圓,日後野史稗聞中,也少不了他這段佳話。王安石告訴美女:“我知道你也並非情願侍我,隻是家中有難才出此下策,我也不忍為難你。這樣吧,我去把你的丈夫找來,把你帶回去,尋些生計去吧。”
美女沒想到眼前這位相公居然有此等菩薩心腸,感動得差點哭出來,不停地拜謝恩公。沒多久,那個“部米運失舟”的將官被帶到王宅,看到老婆現在已經成了人家的侍妾,羞愧難當,就差找個地縫鑽進去,低頭不語。
王安石笑道:“你也不必如此,你們的情況我也知道了。君子不乘人之危,當成人之美,今日也算我們有場緣分,令夫人在此完好如初,這個你不必擔心。知道你們現在已身無分文,將來也怕沒個落腳處,不好生活。拙荊不識高低,有辱了令夫人,這九十萬錢且做是賠罪錢,我再贈些錢物,回去吧,好做些營生,當夠你們夫妻用度的。”
天下竟然有此等磊落君子?為了堅守道德底線,情願花九十萬錢做冤大頭?將官且羞且拜,他的妻子早已經哭成了淚人,真是算他們好運氣,在落難之際,遇上這個大善人,怎麼會不感動?夫妻倆哭夠了,起身拜謝恩公,王安石好言勸慰,他們才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離開了王安石的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