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情態鑒附錄25(1 / 2)

任何規則都會有例外的情形,視線相交的多寡,隨著不同的人和文化,而有戲劇性的差異。有些人由於害羞,總是避免觸到別人的目光,或盡可能把它減到最少的程度。這些人可能是人群中最誠實、懇切而肯於奉獻自己的人,然而每每由於他們不敢看別人,卻無意中表現出懷疑或推倭事情的態度;如果你曾經通過美國海關,不妨回想一下,當你接近檢査員時,盡管已經交出填好的報關表格,他仍會問你,有什麼東西要呈報。你還記得當時他是看著表格,還是看著你的什麼地方?想必是看著你的眼睛。盡管他手裏拿著報表,他也知道不會問出什麼來。這就是西方一位哲人說過的一句話:“欺騙欺騙者是雙重的快樂。”

達爾文在他的作品《人和動物感情的表達》一書中,探討“是否相同的表情和姿態通用於人類的各個種族”,他將這個問題寫信詢問世界各地的人。和這些問題一樣簡單的是,他要求那些受過訓練的觀察者回答時要“經過真正的觀察,而不是憑記憶。”以下就是達爾文的幾個問題:

一、眼睛和嘴巴張大,眉毛上揚,是否驚愕的表情?

二、害羞是否會刺激臉紅?尤其是這種臉紅延伸到身體的什麼部位?

三、一個人在憤慨或挑釁時,是否會皺眉頭,昂首挺胸,而緊握拳頭?

四、一個人在深思問題或極力想解開疑惑時,會皺起眉頭或眯起眼睛嗎?

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參加談判的人,那麼,你可以根據你在談判桌所見到的實例,來回答一下這幾個問題。要是回答對了,這就意味著你在談判桌上很有眼力了。

以上我們著重談了理論部分。在實戰中,你完全可以運用這些理論去解決一些問題。

比方說,當出現了談判僵局時,你就可以用臉部表情來調節氣氛。

以下是某先生的一段經驗談。“一天,一位舉止親切的護士來到我的研究室。因為我在某大學的醫學院教書,因此護士的來訪並不稀罕,奇怪的是,此人的舉止談吐使我產生似乎麵對一位老朋友,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後來我才知道,此人是以前內人臨盆前,幫助照顧的護士長,曾經和內人有過密切的過從,更有趣的是,我好像被她的舉止氣質吸弓丨,竟能親切地晤談,毫無隔閡。這時方才了解親切感的重要。”

因此,在進行交易,企圖說服對方之際,都必須展現令人感到親切的力量;如果以前曾和對方有數麵之交,那麼就容易展現親切感了。譬如:滿臉笑容,眉毛揚起,手勢可稍為誇張,然後“吳先生!是呀!是呀!吳先生!”等,連呼其名。這呈現出來的雙方關係就比實際上的似乎要親密許多;如果再加動作,更可使得對方陷入你的親切感攻勢中而不自覺了。雖然對方或許會有些微迷惑,但由於你的親切,對方將受到感染而自我寬諒,這時,你所營造的親切氣氛將可幫助你完成任務了。

伯特倫羅梭在《婚姻與道德》中寫道:“自製的作用就像火車的刹車一樣。與你發現走錯方向時是很有用的,不過方向若對時,就會有害了。”

羅梭這裏所說的“自製”,是指人在高度防衛心理作用下的一種自我封閉狀態。要是某人處在這種狀態,你向他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的。所以,在進行商談和做推銷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

表現人自製的身體動作很多,但最明顯的還是在手和腳的擺放姿勢上。下麵是一個典型的女性自製姿勢從背後看,這姿勢像個“4”字。這姿勢幾乎清一色是女性使用。一隻腳的腳尖鉤在另一隻腿上以加強防衛性姿勢,當這姿勢出現時,你可以確定這位女性心境漠然,且像烏龜縮進殼裏而有退卻的心理。這時你應采取低姿態,以溫柔友善的方式來解開她的鬱結。這姿勢常出現在害羞膽怯的女性身上。

關於這種姿勢,有一位西方學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說:“我記得在一次麵談中,一位新進的推銷員向一對年輕夫妻推銷保險。後來推銷沒有成功,這位推銷員想不透原因,因為他一直是按著規矩來推銷的。我告訴他說他沒有注意到在整個會談中,那位太太都是以緊緊鉤著腳的姿勢坐著。如果這推銷員能早點了解這種姿勢,就可以努力使她參與,或許會有較好的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