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來到老張頭的茶館,老張頭一看楊誌遠笑嗬嗬,說:“楊書記來了。”
旁邊的居民笑,說:“老張頭,都楊省長了,怎麼還一口一個楊書記。”
老張頭說:“順口了,不管楊書記當多大的官,楊書記都是咱會通的書記。”
楊誌遠笑,問老張頭的生意怎麼樣?老張頭喜笑顏開,說每天賣上十壺茶沒有一點的問題。老張頭張羅著給楊誌遠沏茶。楊誌遠點頭同意,說自己一直都想坐在老張頭的後院,什麼都不想,曬曬太陽,喝喝茶。這次之所以特意到古鎮來,目的就在於此,要是再不了卻此願,今後再想找機會,就不知是何年了。有些該做的事情,還是得抓住做,不留遺憾。
老張頭笑嗬嗬,說那楊書記你就好好曬太陽,喝茶,我就不打擾你了。
那個上午楊誌遠靠在躺椅上,懶懶散散地曬著太陽,秋風徐徐,溪水潺潺,楊誌遠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老張頭過來給楊誌遠沏茶,一看楊誌遠睡得香甜,趕忙躡手躡腳地走了出去。上了門板,暫停歇業。
有鄉鄰不解其意,問老張頭這是怎麼了,一貫愛錢如命,怎麼今天竟然關門歇業,放著錢不賺。老張頭‘噓’了一聲,說:“輕點,你沒見楊書記在後院睡著了,楊書記這些年沒有少為咱會通人勞累,這要走了,也沒什麼好送的,就送他一個好覺。”
兩旁的鄉鄰一聽,說楊書記在後院睡著了?那還真不能打擾,咱們是得歇會業。讓楊書記好好睡一會。
一瞬間,老張頭左右兩邊的茶館酒肆都悄悄地上了門板,有幾家已經進了遊客的茶館,也被店主客客氣氣地請求,請遊客小聲說話,如果需要高聲喧嘩,本古鎮的任何一家茶館酒肆任挑,作為補償,所以費用全免。有遊客奇怪,怎麼會有這等好事?就為了讓那人好好睡一覺?
遊客輕聲細語:“那人是誰?”
鄉親們很是自豪:“那是我們的市委書記。”
遊客問:“就為了一個書記,如此大費周折,有沒有必要?”
鄉親們說怎麼沒有必要,太有必要了,您覺得這條古鎮怎麼樣?遊客說不錯,小橋流水,古樸典雅,置身其中,彷如走在曆史的畫卷之中。鄉親們說可是您看得的隻是現在,以前這裏可是汙水橫流,內澇成災,鄉親們的生活苦不堪言,就是因為楊書記,才有了古鎮的今天和古鎮人今天的好生活。現在楊書記要離開會通了,楊書記又不喜歡張揚,您說我們古鎮人是不是應該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可又沒有什麼送的,送了楊書記也不會收,那麼送這位為會通群眾嘔心瀝血的書記一個好覺是不是很有必要。遊客一聽,紛紛點頭,說如若如此,這個書記還真是一個好幹部,鄉親們這麼做,可以理解。鄉親們和氣地笑,說那能不能請您移步。有些遊客離開,有些遊客則選擇安靜,說自己也和這書記一樣,不說話,眯著眼,享受陽光,享受生活,絕不會吵了這個好書記的好夢。
這天上午,當古鎮慢慢地喧囂起來,但老張頭後院的這一片,卻保持著難得的寧靜,古鎮的喧囂被擋在了門外,隻有潺潺的小溪在緩緩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