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三年後(3)(2 / 2)

楊誌遠舉著傘走在趙洪福的身邊,沒有說話。趙洪福不置可否,斷然說:“這一次你無論如何得聽我的,你不可能老是呆在會通,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楊誌遠說:“趙書記,您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也知道您是為我好,可一旦真要離開,心裏還是多有不舍。”

趙洪福笑了笑,說:“不舍就不離開了?都一樣,你的心情我很是理解,感同身受,其實我現在的心情與你一樣,對於離開本省,我也是何其不舍,但該離開還是得離開。鐵打的官場流水的官,哪能老呆在一個地方不動。”

楊誌遠點了點頭,說:“趙書記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趙洪福笑,說湯省長就怕你不同意,想邀我到會通來一起給你做工作,我說不用,我一個人就成了,這個工作我做得通。看看,這不就是輕而易舉之事。趙洪福還說給楊誌遠做思想工作,讓楊誌遠離開會通,這才是今天的主題,與楊誌遠話別隻能是其二。

趙洪福停住,等楊誌遠垮前半步,他抬手拍了拍楊誌遠的肩膀:“加油!”

和趙洪福又往前走了一段。楊誌遠想了想,說:“趙書記,既然如此,我有一事相問,如果可以,我想請您據實告訴我。”

趙洪福笑,說:“你問。”

楊誌遠問:“我去省裏,任何職?接誰?”

趙洪福笑,說:“就知道你會問這個,告訴你也無妨,中央已經同意,你接羅亮同誌,任常務副省長。”

楊誌遠問:“羅省長呢,去哪?”

趙洪福說:“外省,代省長。”

如果說趙洪福調離,楊誌遠是有預期的話,那羅亮也將調離,這事情來得突然,有些意外,難怪湯治燁省長想讓趙書記來做他的工作,要知道羅亮一旦離開,即便新省長到任,省政府這一塊還真需要一名懂經濟對本省熟悉的常務副省長用心輔佐,還別說,他楊誌遠是這個最佳人選。楊誌遠直搖頭,說:“都說本省是黃埔軍校,從本省出去的幹部,不是省長就是書記,看來還真是如此。”

趙洪福笑,說:“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都是至誠同誌知人善用的結果,本省政治清明,至誠同誌手裏提起來的這些幹部,年輕,德才兼備,明華同誌、文舉同誌、張淮同誌在外省的成績有目共睹,本省幹部為中央關注也就勢在必然。我敢保證,這一屆是羅亮,下一屆肯定就是你。”

楊誌遠笑,說:“趙書記就這麼肯定,要是楊誌遠同誌有負厚望怎麼辦?”

趙洪福笑,說:“別人我不敢保證,就你楊誌遠,我敢拍胸脯。”

趙洪福讓楊誌遠早就準備,一旦自己離開,湯治燁到了省委,羅亮調離,而按慣例新省長不可能馬上到位,省政府這一塊的工作需要運轉,就需要楊誌遠趕緊上任。趙洪福說用不了一星期,就會召開全省幹部大會。幹部大會之後,你的工作就要變動了。楊誌遠有些吃驚,問趙洪福怎麼會這麼快。

趙洪福說:“現在是換屆之時,各省都急需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省長書記,這關係到今後五年的政治大局,中央自然巴不得早點安排到位。中央在問起本省的情況時,我拍了胸脯,說將羅亮同誌調離,沒事,有楊誌遠同誌就行了。”

那天中午,趙洪福在會通與楊誌遠共進午餐。餐後,趙洪福與楊誌遠告辭,說自己得趕緊回去,有許多的事情要抓緊處理,到時全省幹部會議一開,他就得趕緊上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