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三年後(2)(2 / 2)

戴逸飛笑,說:“這你可不能怪我,要怪就怪趙書記,趙書記說了,這次就到會通就是走走,見見楊誌遠同誌,沒有其他用意。”

趙洪福笑,說:“這事是不能怨逸飛同誌,是我的主意。誌遠,我有多久沒來會通了?一年多了吧?”

楊誌遠笑,說:“是有一年了,趙書記現在對其他地市是關懷備至,但對會通這一年來是多次過會通而不入,未免顯得有些厚彼薄此。上次趙書記到會通,如果不是為了陪首長來會通泛舟,估計趙書記也不會來。”

趙洪福笑,說:“不存在什麼厚彼薄此,說到底還是對會通放心,會通政通人和,用得著趙洪福同誌指手畫腳,真到會通,無非就是閑庭信步。一年沒來會通了,今天一看,會通孵化園這一帶還真成畫廊了,高樓林立,風景如畫,印象深刻,看著舒暢,看來這一趟,我還真是走對了。”

趙洪福放下茶杯,說:“行了,走,下山,這次不坐纜車,咱走路下山去”

趙洪福笑,說:“誌遠,陪我走走。”

楊誌遠一聽,知道趙洪福這是有話要說。出了涼亭,楊誌遠從邵武平的手裏接過雨傘,撐開,然後順著山中的石梯隨趙洪福慢慢地往山下走。戴逸飛、徐海明遠遠地跟在趙洪福和楊誌遠的身後。

蒙蒙煙雨中的臥龍山,空氣清新無比,沁人心脾,趙洪福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笑了笑,說:“以你的聰明和政治智慧,我這次為什麼到會通,我不說,你應該猜到了幾分?”

楊誌遠點點頭,說:“趙書記這個時候到會通,唯一的解釋就是,傳言是真。”

趙洪福笑了笑,說:“前天還是傳言,昨天就成真的,確定了,不再是傳言了。”

什麼傳言,從上月開始,就有傳言說中央有考慮將趙洪福調離,安排到更重要的崗位上去。此傳言半真半假,但楊誌遠卻認為是真,換屆在即,包括周至誠書記在內的諸多重要省市的領導都將退出政治舞台,中央有必要重新排兵布陣,趙洪福在本省將近九年,本省的經濟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現在有那麼多重要的崗位將出現空缺,中央按慣例會在黨代會之前和黨代會之後,對省市的書記、省(市)長進行調整,趙洪福官升一級,理所當然。

趙洪福告訴楊誌遠,昨天上午中組部的領導代表中央,已經找他談過話了。不日就將在全省幹部大會予以宣布。趙洪福今天到會通的目的,就在於此,就有離開本省了,在離開本省之前,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會通卻不能不來,楊誌遠用七年的時間將會通打造成本省的第一經濟強市,創造了一個會通經濟奇跡,他趙洪福之所以得到中央的首肯,也是受益於會通經濟的發展。所以得看一看,將會通銘記在心。

盡管楊誌遠心裏有預期,但趙洪福此言一出,楊誌遠還是哆嗦了一下,打了個冷戰。趙洪福笑了笑,說:“怎麼?舍不得?”

楊誌遠點點頭,說:“盡管知道趙書記離開本省是遲早的事情,但一但消息得到證實,心裏還真是五味俱全,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是好。”

趙洪福笑,說:“那就什麼都別說。”

趙洪福說:“記得那年第一次與你麵對麵是在張溪嶺,那時的你不卑不亢,我一見,嘿嘿嘿,這小子,膽識過人,見解獨到,真不愧是至誠書記器重之人。自那之後我就在猶豫,這個楊誌遠,我用還是不用呢。後來下定決心一用,結果,得心應手,離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