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聞認為,即使股市波動,隻要銀行呆壞賬不劇增、不出現銀行危機,就不會衍生出全麵的金融、經濟危機。這次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國經濟逆轉不會對中國產生巨大影響,雖然美國經濟暴跌會危害中國的出口,但影響將非常有限。在廣義的經濟領域內,中國出口的很多生活必需品對美國經濟逆轉的敏感程度較低。
楊誌遠越聽越感覺有什麼什麼地方不對。中國的銀行不同於美國銀行,它們有中國雄厚的外彙儲備做後盾,美國次貸危機傷害不了中國的銀行業的根基,這點楊誌遠表示認同,但對於林紓聞的一、三觀點,楊誌遠卻不敢苟同,認為很值得商榷。楊誌遠認為林紓聞的結論未免顯得有些武斷,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國會不受大的影響?會獨善其身?絕對不可能。
楊誌遠感覺不對的地方,倒不是因為自己對次貸危機的看法與林紓聞的觀點南轅北轍,這本來就是一個講座,他楊誌遠有楊誌遠的看法,林紓聞有林紓聞的思考,講座本來就允許大家各抒己見。但楊誌遠總感覺有些別扭,怪怪的,楊誌遠開始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如此,自己對林紓聞今天的觀點不敢苟同,大可一笑了之,實在沒有必要如現在這般如坐針氈,渾身難受。直到最後,楊誌遠明白了,自己決定不對的地方,主要還在於林紓聞的身份。林紓聞不是中青班的學員,學員們坐在教室裏對次貸危機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哪怕認為次貸危機是美國自家的事情,美帝國主義一貫張揚跋扈,老子天下第一,讓其在次貸危機上摔一跤,關我們鳥事,我們應該放鞭炮慶祝美元體係的崩潰。中青班的學員即便是持這種觀點,楊誌遠認為這都沒什麼,都可接受,並不為過。
但林紓聞這麼說就不成,他是世界級的經濟學家,權威,不是中青班的學員,他的觀點是有影響力的,他不僅僅能影響經濟學界,還可能影響領導層對中國經濟的判斷,一旦領導層認同了林紓聞的觀點,沒有對次貸危機將來對中國的影響進行深思,引發警醒,後果不堪想象。
楊誌遠望著台上侃侃而談的林紓聞,覺得有必要說點什麼,探討探討,哪怕是針鋒相對。
此時講座進行到尾聲,進入到互動環節。這種場合,省部班的學員,相對比較克製,有問題一般都是與學者私底下探討,省部班有這優勢。中青班則是有什麼問題隻能現場舉手,一下課,上哪找學者去探討,也因此在互動環節,從來都是中青班的學員在踴躍參入。
今天也是一樣,有學員舉手提問,林紓聞現場作答。楊誌遠聽了聽,感覺中青班學員的提問都是隔靴抓癢,沒有說到重點。
眼看就要散場,楊誌遠覺得自己不能再猶豫了,他把手舉了起來。盡管楊誌遠現在是楊學員,但他畢竟是省委常委,做事有分寸,為中青班的學員認知,在中青班的影響力很大,此時本來還有中青班的學員舉手,表示有問題想請教林紓聞,但一看楊誌遠舉手了,頓時都放下手來,把機會讓了出來,想聽聽楊學員有什麼話要說。
楊誌遠由此一枝獨秀。
林紓聞愣了楞,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剛才還齊刷刷地一片,此人一舉手,其他人都主動避之三舍,此人為誰?如此具有影響力,隻怕不簡單。
林紓聞笑了笑,說:“這位學員?有什麼問題?請說。”
楊誌遠直言,說:“林教授,對您的觀點,我不敢苟同,如果您的觀點是目前經濟學界的主要觀點,那在我看來,這個觀點對未來中國經濟所產生的破壞性比次貸危機更大。”
楊誌遠此言一出,舉座皆驚。中青班的位置居中,楊誌遠此言一出,坐在前麵幾排的省部班的學員都吃驚地回過頭來,都想看看是何人如此危言聳聽,公然向當今中國最知名的經濟學家提出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