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平那天問:“楊市長,咱倆的交情如何?”
楊誌遠點頭,說:“不錯。”
吳建平又問:“我吳建平在承建張溪嶺隧道那事上是不是夠意思,知道社港困難,墊錢墊物,從無二話,我吳建平是不是仁至義盡。”
楊誌遠點頭,說:“吳董在承建張溪嶺隧道這事上很夠意思,很夠仁義。”
吳建平說:“既然楊市長都這麼說了,那楊市長是不是可以給範小姐打一個電話,通融通融,讓我承建一個標段,賺點錢,現在建築領域的事情你不是不知道,遇上這麼一個有錢的主不容易。”
楊誌遠說:“吳董,咱們是老交情,這不假,吳董夠意思,這也不錯,但這個電話,我還真沒法打,因為市委市政府已經在幹部大會上明確要求,十八總老街重建是李氏集團投資的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民生工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幹涉李氏集團的招標工作,不得打電話,寫條子,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我提議的事情,我又去違反,是不是不能這麼去做。”
楊誌遠說我對市政工程領域貪腐不斷的頑疾深惡痛絕,於小偉事件後,政府大刀闊斧地進行根治,會通的市政基礎建設,都實行公開招標,市紀委全程監督招標過程,絕不允許進行暗箱操作,嚴控工程腐敗,現在會通市政府工程造價虛高的現象已經不複存在,貪腐現象少之又少,這都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的結果,來之不易,不管是什麼原因,我楊誌遠都不能帶頭去破壞,我楊誌遠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就是絕不插手任何工程的招標。吳董,你知道我的,我有我的原則。楊誌遠說不止是你,連湯治燁省長都給我打電話了,讓我幫省第一建築公司說說話,我楊誌遠一樣拒絕,讓省一建自己憑實力去參與競標。
湯治燁省長給楊誌遠打電話,自然不是為私,省一建是國有大型建築企業,人員臃腫,半死不活,靠省裏的關照勉強度日,知道會通有十八總重建這麼一個大工程,省一建也想分一杯羹,知道楊誌遠這個人在工程領域六親不認,不好說話,就跑到省長的辦公室裏求救,公司的老少爺們要吃飯,省長得管。結果楊誌遠還是不賣省長的麵子。
吳建平說:“楊市長一口回絕,省長什麼態度?”
楊誌遠笑,說:“什麼態度,還不是氣得哇哇叫,說楊誌遠你小子現在有錢了,翅膀硬了,連省長的話都不聽了,你找省長要五千萬的時候,怎麼就不知道按程序辦了。有些氣急敗壞。”
楊誌遠其實那天還和湯治燁省長開玩笑,說省長這個電話來得好,楊市長的電話,這些天被有關部門的領導都打爆了,楊市長一直都是疲於應付,現在好了,有了省長這個電話,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楊誌遠連省長的麵子都不賣,更不用說別人了。湯治燁省長當時直歎氣,說我給你打電話什麼都沒撈著,反而給你楊誌遠當槍使。算了,懶得跟你說,那就讓省一建自己競標去。楊誌遠說,現在是市場經濟,省一建哪能一天到晚找省長要奶喝,這樣的孩子長不大。
吳建平一聽楊誌遠連省長的麵子都不給,不免有些沮喪,直歎氣,說:“這麼說,無能為力了?”
楊誌遠說:“其實吳董用不著沮喪,李氏集團他們有一套完整的招標體係,這次是分開招標,標段那麼多,你自己把功課做足了,把標書做好了,肯定比楊市長說話管用。張溪嶺隧道公平招標,沒有人打招呼,你不一樣把合同拿到手了?你吳董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