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刮骨療傷(4)(2 / 2)

楊誌遠說:“我相信我們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好幹部肯定比有問題的幹部多,其他地市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可能要如會通這般執行財產公示有困難,有難度,但我想大家都會明白,公示官員財產,是大勢所趨,遲早的事情,會通隻不過是早行一步罷了。這次公示財產,我也想如曬三公經費那樣偷偷摸摸,可這財產一事,不同於三公經費,不放到陽光下暴曬,不發動群眾的力量,如何會曬得出問題出來?逼不得已,隻能如此,不是存心要與兄弟地市過不去。我想兄弟地市的書記市長即便是有想法,也會是一笑了之,說幾聲‘誌遠啊,你這不是把我們往火上烤麼?你小子得請客。’,無非就是如此而已。”

趙洪福說:“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楊誌遠笑了笑,說:“趙書記,受於小偉一案的牽連,會通市的大小幹部進去了有一百多人,全國轟動,全國人民現在看會通,說不定,看誰都是貪官,視誰都是汙吏,不管是誰,都沒有一個好東西,此時曬點東西,對消除群眾對會通的看法有好處,很有必要。”

趙洪福說:“這就好像是在黑暗的貪腐醬缸中,注入一股清流,照進一束陽光?”

“是。貪腐,就像是吸附在我們政權上的一顆毒瘤,我始終認為,要想治大病,就必須下猛藥,未肯刮骨,豈能療傷。我們會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向群眾表明,政府是具有強大的反腐決心的,政府不會再讓那些對政府抱有善良期待的國民空有期待。官員財產公開雖然並非廉政事務的終點,但卻是必殺技,媒體的跟進監督,公眾“擦得雪亮眼睛”無所不在,念茲在茲,隻有讓官員們的財產一覽無遺地暴曬在陽光下。官員們才會知道,陽光是個啥,群眾又是啥。”楊誌遠說,“趙書記應該知道“塔西佗陷阱”,當政府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也無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近年來,可謂動輒得咎,人民對我們的政府越來越不滿意,越來越不信任,要想改變這種現象,我認為真正有用的,還是在體製上去完善內部治理,在機製上去堵塞漏洞,讓官員透明,讓政府透明,讓陽光照射,請群眾監督。權利沒有監管,換誰,誰都會為所欲為,官員隻有知道什麼是怕,什麼是敬畏,才知道什麼是可為,什麼又是不可為。”

趙洪福歎了口氣,說:“你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你啊你!我真是拿你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