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書記來了!”
美女們大呼小叫,大廳裏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過來,楊誌遠頓時無處遁藏,楊誌遠想在一旁旁觀,現在看來已是不可能了。
看來楊誌遠也要失算的時候,在上訪群眾的眼裏,沒有書記市長在場的時候,看看美女肯定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有書記在場的時候,書記還是比美女吃香,何況本市的書記還是一個明星書記,長得還比較耐看。上訪群眾一看,還真是楊誌遠書記來了,頓時都圍了上來,都知道楊誌遠與群眾心連心,關心群眾疾苦,這個信訪中心就是楊書記一手促成的,目的就是免得群眾上訪無門,被相關部門推來推去。自己的問題到了楊誌遠書記的手裏,肯定會有一個滿意的答複。一時爭先恐後,七嘴八舌。
楊誌遠笑,說:“大家都這麼說,我怎麼辦?聽誰的?不聽誰的?得一個個來不是?”
上訪的群眾都笑。
楊誌遠說:“其實大家盡可以放心,楊書記批不批示都一樣,現在的信訪工作,都有一套嚴格的執行程序,大家的材料到了窗口,會有人打收條,也會層層落實下去,一周之內,不管問題能不能解決,都會有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主動與大家聯係,能解決自然好,不能解決,也會有理由,政策在哪?不能解決又因何?久拖不辦,敷衍了事,石沉大海,以前肯定是有,但現在肯定是無,誰敢不把群眾的事情當回事,市委市政府就不會把這個‘誰’當回事。今天的大廳裏這麼多人,都把材料遞給我楊誌遠,我同樣也得按程序轉下來,得繞一圈,反而不及從窗口走程序快。畢竟我楊誌遠隻有一雙手,雙手不敵四拳不是。”
大家都笑。
楊誌遠問了大廳裏的群眾兩個問題:今天上訪的人有沒有十八總老街的?有沒有因為對孵化園項目土地房屋征收政策不滿而到信訪接待中心上訪的?
大家都保持沉默。楊誌遠不相信:“一個都沒有?”
大家都說:“我們都不是這兩個地方的。”
楊誌遠點點頭。他走到信訪中心的窗口,每個窗口同樣都有一本特製的簽到薄,每頁都有編號,還防偽,信訪群眾可以在簽到薄上寫上時間、地址、電話,目的就是監督,市紀委每周都會將簽到薄收回,依次打電話給上訪的群眾:群眾反映的問題落實了沒有?滿意度如何?相關問題的政策是否解釋到位?如此等等,目的就是防止有關部門惰政,推諉,打皮球。
楊誌遠重點翻看了8號窗口,拆遷辦的簽到薄。此周,涉及十八總老街拆遷的上訪為零,但涉及孵化園項目征地拆遷的問題有二個。但落實情況一欄,備注都是已解決、待解決。
楊誌遠問窗口今天值守的一名拆遷辦副主任:這二個涉及孵化園征地拆遷的問題是什麼?怎麼解決的?
副主任趕忙翻出原始記錄。二個問題,第一個涉及宅基地房產證麵積與實際麵積有所出入的問題,我們已經會同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麵積進行了重新測量,群眾對此認可;第二個,此涉及違章建築的補償問題,此違章建築不屬事前違建,屬正式下發拆遷征收意見書後,惡意違建,渾水摸魚,按政策不予補償,該信訪群眾不服,拆遷辦已經將一應證據上訴至人民法院,等待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所以待解決。
楊誌遠問:“有沒有反映補償標準的問題?有沒有強拆的問題?”
副主任搖頭,說:“沒有,補償標準是在對各村的土地進行征收之前,開全體村民大會,統一拆遷標準和統一安置方案,經過大家的一致同意後確定的,不存在同地不同價的問題,也沒有暗箱操作,補償標準都公開透明,也就不存在強拆。像剛才那戶,即便是惡意違建,政府也沒有強拆,按市政府的要求,一戶有意見全村暫停征收,等待法院依法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