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懷舊之旅(3)(2 / 2)

經過五天的甄選,結果有些出乎楊誌遠的意料。五位院士一致裁定,沈賢達為孵化園股份總經理的最佳人選。沈賢達何許人也,其就是會通市商務局局長,自家人。其洽談周期間與楊誌遠一同前往香港招過商。楊誌遠對其有印象,其精明幹練,有想法有幹勁,楊誌遠覺得其是不錯,甚至有想法向市委建議讓沈賢達去會通縣任書記一職,但在十人之中,沈賢達的學曆不是最高,答辯也是中規中矩,評審組竟然一致認為總經理一職沈賢達為最佳人選,還真有些出乎意料。

院士們當場點評,看好沈賢達的原因有二,一是年輕,隻有四十歲;二是其工作履曆豐富。其是交大的高材生,研究生學曆,在就任商務局局長之前,在金融部門和投行都幹過,其之所以36歲就任商務局局長,屬競聘上崗。沈賢達與其他人相比,年輕、學曆高的沒有沈賢達履曆豐富;答辯成績好的,沒有沈賢達這般有實際工作經驗;而履曆豐富的,又沒有沈賢達年輕。綜合各方麵考慮,孵化園的總經理一職需要的是一個具有駕馭能力,又有經濟投行工作經驗的多麵手,雖然不能說,孵化園總經理一職,非沈賢達莫屬,但十人屬其最合適,卻是不容置否的事實。

既然其他九人具有單一的優勢,楊誌遠當場提出,如果大家願意:孵化園股份四名副總經理同樣是虛位以待,而且大家願意到會通,會通還有許多處級副處級崗位,虛位以待。既然都是難得的人才,來了,就不用走了。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的問題,會通都會一並解決。

楊誌遠此舉不屬臨時起意,其早就動了想法,他此前曾在市委常委會和常委們有過溝通,反正受於小偉一案的牽連,會通副處級幹部青黃不接,此時機會難得,正好一並解決。

戴逸飛和楊誌遠說笑,說:“楊市長登了一個廣告,就想著法子將其賺回來,都照你這麼幹,報社的廣告部直接關門得了。”

楊誌遠笑,說:“有容乃大,會通需要的是什麼,錢和人才,既然來了,就不能放走。”

戴逸飛笑,說:“我看這十名通過初選的人才,絕大部分都是榆江和合海的中堅力量,你這麼一弄,張書記、向書記不暴跳如雷才怪,你就不怕罵?”

楊誌遠笑,說:“怕個屁,要是榆江、合海看重,為什麼不用,等到會通想用了,又舍不得,那怎麼成?人家願意到會通來,肯定不是頭腦發熱,肯定深思熟慮,經過權衡,會通肯定有值得他們來的理由,不管那麼多,隻要是人才,來了就不能放過。”

十人中,有三人為會通本地人,其他七人都是榆江、合海人,尤其以省城榆江人為多。楊誌遠一一做工作,誠心邀請,最終都如楊誌遠所願,一個個孔雀東南飛,舉家遷入會通。

結果還真如戴逸飛所料,榆江和合海的兩大書記,紛紛給楊誌遠打電話,張淮開口就罵:“楊誌遠你這臭小子,搞什麼,竟然把我們榆江的人才都挖到你們會通,你讓我們榆江怎麼弄。”

向晚成則是笑嗬嗬的,說誌遠,你再這麼弄下去,我們合海的許多關鍵崗位就唱空城計了。

楊誌遠能有什麼辦法,會通要發展,人才最重要,人家有本事,還願意從榆江、合海兩大城市流到會通來,會通還能顧及情麵,拒之千裏?隻能是多多益善,來者不拒。大家換個位置,張淮和向晚成要是處在他楊誌遠這個位置,肯定也是該出手時就出手,毫無客氣可言。

楊誌遠的回答千篇一律,說這等事情可不能怨我楊誌遠不地道,要怨就怨提拔機製,人家感覺不被重視,不能發揮,這才想到會通來,要是有好的平台,會通想挖也挖不來。

張淮和向晚成還能怎麼辦,隻能是有苦難言,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