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笑,說:“豈敢兒戲。”
楊誌遠向李儒表示感謝。李儒說:“謝我幹嘛,要謝你就謝首長,這個電話其實是首長讓我給你打的。首長剛才說了‘告訴小楊市長,五年以後,我需要他還我一條十五公裏的畫廊’。”
楊誌遠笑,說:“首長記得這麼清楚。”
李儒笑,說:“首長的記憶力好,你是知道的,誌遠,你可要記住你說過話,到時,如若是孵化園和你所說的南轅北轍,掛羊頭賣狗肉,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首長準保會讓你哭。”
楊誌遠說:“告訴首長,肯定不會有楊誌遠同誌哭的時候。這世間什麼事情最重要,信賴最重要,告訴首長,楊誌遠同誌一定不會辜負首長的信賴。”
李儒還是那話,誌遠,記住你自己說過的話。
楊誌遠和李儒打完電話,就在這說話之間,天空已是雨過天晴,從28樓望去,一道彩虹掛在天邊。楊誌遠的心情為之一暢,天隨人願,兆頭不錯。
十五天後,孵化園正式獲批的文件經省政府轉發了下來。文件一握在手,楊誌遠於第一時間通知範李惠冉,此時會通市政府與李範兩家就入股孵化園股份進行了更為細致的磋商,就占股比例,增資擴股的條件等等進行更加具體的規範,製定商業規則,規範合同文本。合同已經定稿,有上百頁之多,經過雙方確認,萬事都已經具備,隻待項目獲批。
範李惠冉一聽楊誌遠告之項目正式獲批,就笑,說:“恭喜楊市長!如此一來,那就祝你我雙方未來的合作愉快。”
楊誌遠說:“大家求同存異,坦誠以待,肯定合作愉快,共同發展。”
範李惠冉笑,說合作能不能成功,錢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人,和什麼樣的人合作才是成功的關鍵。範李惠冉還笑著告訴楊誌遠,李範兩大家族企業之所以願意入股孵化園項目,覺得項目好,有利可圖是其一,其二就是楊誌遠這個朋友值得交,值得李範兩家相信。範李惠冉說:“家父說了,他這一輩子閱人無數,有楊先生在會通,會通就值得李範兩家投資。”
楊誌遠說:“承蒙老先生看重。”
範李惠冉笑,說:“有些人打一次交道也就夠了,有些人卻願意一輩子與其打交道,楊先生為後者。”
“倍感榮幸。”楊誌遠笑了笑,問,“惠冉女士什麼時候過來正式簽約?”
範李惠冉過不來,也用不著楊誌遠飛香港,因為範李惠冉此時並不在香港,也不在內地,她正在英國,但其早有安排,李範兩家已簽署了正式的授權委托書,李範兩家在會通的一切事宜,由其女範亦婉全權負責,香港那邊已經準備就緒,楊誌遠這邊一經確定,範亦婉即可帶隊直飛榆江。
範李惠冉說:“小女年幼,剛從麻省理工畢業,李氏範氏集團終究要歸他們這些小輩來打理,家父的意思就讓她從會通開始曆練,還望楊先生多指教。”
依照此前草簽的合同,李範兩家正式注資孵化園股份公司後,李氏集團和範氏集團在董事會將占據二個董事席位,而範李惠冉的意思,李範兩家希望範亦婉在入主孵化園股份董事會之外,還希望其參與孵化園將來的管理團隊,總經理一職範亦婉欠成熟,難以擔當,李範兩家的意思是讓其擔任公司的副總經理一職。也就是說,範亦婉將作為李範兩家的代表常駐會通,而且為管理之需要,李範兩家還將在會通正式設立辦事機構,直屬香港本部。
範李惠冉說:“所以楊先生無須到香港,由小女進駐會通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