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洽談周(1)(1 / 2)

考察組前腳走,楊誌遠後腳就帶著隊伍到了會通火車站,乘特快殺奔深圳而去。

楊誌遠這一次上深圳,隊伍有些龐大,除了副市長兼秘書長舒韶華,還有下麵縣市的書記縣長,以及商務局局長、市政府外事僑務辦主任、市委市政府台辦主任等等,三十來人的團隊,看起來有些浩蕩。

舒韶華笑,說:“市長一貫提倡節儉,為何這一次卻一反尋常,下麵的縣市,有沒有招商項目,都要求書記或縣長一人隨團與會,市長就不怕民眾說這是浪費,這是借機公費旅遊?”

楊誌遠說:“政府應該厲行節約,能省則省,這是大的原則,但該支出的就得支持,這次香港之行,雖然有幾個縣市沒有招商項目,但出去開開眼界認識一些朋友,也是好的,這次沒有好的招商項目,下次呢?以後呢?難不成永遠沒有?”

江中和西環這次就沒有招商項目,楊誌遠直接點名,讓江中的書記方煒旻和西環的縣長徐誌科兩同誌隨團去港。

方煒旻坐在楊誌遠的對麵,磨刀霍霍,他笑,說:“市長這次即便是不直接點名,方煒旻同誌也會死皮賴臉地要求前往,還好市長善解人意,方煒旻同誌這次到香港的目的隻有一個廣撒名牌,廣交朋友。”

徐誌科逗樂:“不管有錢沒錢?不惜死皮賴臉?一見人就笑容可掬,歡迎有機會做客江中?”

方煒旻笑,說:“徐縣雖是戲言,但肯定是有所想,才會如此言,不消說,隻怕徐縣的想法與我如出一轍。都屬窮途末路,有機會就上。”

徐誌科笑,說:江中雖窮,但現在有了一個江中新區,西環呢,什麼都沒有。即便是想搞一個西環新區,隻怕是地理位置不佳,也是門可羅雀,誰來?所以不急,以後等機會。所以這次方書記可以在君悅酒店廣撒名牌,徐縣長的當務之急是在香港的大街小巷瞎轉,看看西環的牛奶西瓜都出現在哪些店麵,傾聽銷售商的意見,看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順便了解一下水果市場,台灣的水果泰國的大米,哪些熱銷?優勢在哪?西環是不是也可以邯鄲學步,改良瓜果品種,將發展新型農業做為西環脫貧的突破方向。”

方煒旻一聽,連連說好,大家各取所需,方煒旻同誌就怕和徐縣一到香港窩裏鬥。徐誌科笑,說看方書記說的,現在一同參加洽談會,同在會通代表團就是一個窩裏的了?以前呢,不是一個窩裏的時候呢,隻怕沒少鬥過吧,我怎麼聽說,你那個生產壓縮板的建材廠,原本準備投資西環,方書記知道了,不顧西環江中都是一個窩裏的窮兄弟,頻出狠招,窮凶極惡,挖了西環的牆角。

方煒旻一聽徐誌科舊事重提,大有興師問罪之意,裝傻:“有嗎?竟然有這事?方煒旻同誌怎麼不知道?回去後肯定狠狠批評!”

徐誌科笑,說:“你方書記就裝吧,你會不知道?我可聽說許多點子都是你給出的。今天正好楊市長在,這一路上閑著也是閑著,我們請市長給評評理。”

楊誌遠笑,說:“煒旻同誌,現在建材廠都已經落戶江中新區了,生不了變故。實事求是地回答問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可不許抵賴,坦白從寬,讓本市長幫你們把這個恩怨給了結了。”

方煒旻笑嘻嘻,這回不再裝傻,抵賴,點頭承認:“徐縣長的話雖然有些誇大其詞,措詞欠妥,但基本屬實。”

徐誌科笑,說:“這也是市長在,方書記同誌知道市長火眼金睛,洞察秋毫,不敢在市長麵前裝傻賣乖,要不然肯定會一直裝下去。”

方煒旻笑,說:“怎麼辦?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等會到了深圳,老方自罰三杯,向西環的父老鄉親賠禮道歉。”

“這是必須的。”徐誌科笑,說,“雖然建材廠落戶江中是有些可惜,但好在西環的雜草歪樹還是一樣會被建材廠收購,給西環未來發展瓜果苗木提供的方便,清理山頭。這也是你我興縣之策不同,江中準備以工業興縣,而我們西環則還是老行當,農業興縣,隻不過不走老路,搞搞牛奶西瓜、香蕉蘋果之類的新意思。要不然,建材廠落不落戶江中隻怕難說,即便是如現在這般落戶江中了,隻怕條件方麵方書記還是要多些讓步。都是難兄難弟,真要拚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沒有必要,算了,讓給江中了,建材廠這才落地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