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不離不棄(4)(2 / 2)

楊誌遠不免有些奇怪,他問:“小蘇,那有沒有問,鄉親們為何要送盆花?”

小蘇說:“聽鄉親們說,楊市長在電視裏說,一個在災難之時還熱愛生活的民族,它注定是一個可以戰勝一切困難的民族。鄉親們來看市長,也不知道該送市長什麼,但看市長在電視裏手抱茉莉,知道市長肯定喜歡花,鄉親們就相約給市長送花。我還聽說,鄉親們把市郊那家花圃的花都買空了,茉莉花沒有了,就把月季也買空了。鄉親們說市長說得真好,不離不棄,這才是黨和民眾之間應該有的魚與水的關係。”

楊誌遠看著走廊上長長隻可容一人進出的花海,久久不能平靜。

楊誌遠牽著安茗的手,說:“我楊誌遠何德何能,讓鄉親們如此看重,我楊誌遠隻是做了一個市長做了一個共產黨人應該做的事情,鄉親們竟然就此把我記住了,我真是倍感慚愧,我楊誌遠又豈能不加倍努力。”

那天,楊誌遠帶著水利專家在荷塘巡視水情,為即將到來的封堵決口作準備。衝鋒舟上,一左一右擺著一盆月季一盆茉莉。

楊誌遠這次同意電視台的記者隨行攝像,楊誌遠在鏡頭前,手捧茉莉向鄉親們道謝。而衝鋒舟上,月季和茉莉在風雨中迎風燦爛的鏡頭,也溫暖著諸多鄉親們的心。

市工商聯的會長給楊誌遠打來電話:市工商聯的全體會員,這兩天都在關注荷塘決堤的新聞報道,尤其是看了有關市長的新聞報道,大家為市長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紛紛募捐,決定如市長所言,與受災的群眾同舟共濟,為荷塘的災後重建盡自己的微薄之力,這兩天首批二千萬的捐款已經到位。會長問楊誌遠,此筆捐款交到何處。

楊誌遠沉吟了一會,讓會長將捐款交給市紅十字會。

會長有些遲疑,說了實話,說:“楊市長,我們對紅十字會不放心,我們以前有過捐款被紅十字會克扣和挪用的經曆。至今都沒有明確的答複。”

楊誌遠說:“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你先交給市紅十字會,我有想法成立一個專門的災區重建基金,所有重建基金的使用,都將由紀委全程監督,切切實實用之於民。所有的支出都一一列支,事後會交由募捐者檢查,會長認為如何?”

會長說:“就該如此,有許多的時候,不是大家不願意捐款,而是大家對所捐的款項到底用在何處,不清不楚,鬧心,不如不捐。”

楊誌遠心想:什麼事情都是如此,信賴最重要,政府失信於民,容易,輕飄飄的一句話就行了,但政府要想民眾為之信賴,卻是何其的艱難。民眾看政府,往往不是看大處,隻會看小處,因為大處與其天高地遠,而小處卻與其息息相關。重小處者,得民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就是一個講究從小處做起的很好的行為典範麼。

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募捐是如此,食品藥品安全何嚐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