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治燁看到楊誌遠,問:“最後一批失蹤群眾找到了?”
楊誌遠說:“找到了。”
湯治燁說:“這一天,雖然過得未免有些太過於驚心動魄,但結果值得欣慰,據我所知,本省發生過多次重大的洪澇災難,就這一次,沒有人員傷亡,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荷塘鄉周邊各鄉為市郊,比較富裕,財產損失嚴重。楊誌遠向省委向省長檢討,自己的工作沒做好,讓省長們為荷塘的災情揪心了。湯治燁擺擺手:“多餘的話就不用說了,還沒吃飯吧?快去吃飯。”
指揮部的領導們也和受災的群眾一樣,吃得是盒飯,同樣也有一個微波爐。楊誌遠到來時,省長們都已經吃過了,邵武平拿起剩下的盒飯,上微波爐熱了,端了上來。失蹤的群眾找到了,楊誌遠的心情比下午要好了許多,這一天粒米未沾,早就饑腸餓肚,雖是尋常盒飯,但也有如美味佳肴,一時狼吞虎咽。
湯治燁笑,說:“慢點,別咽著,又沒人和你搶。”
楊誌遠留意到,指揮部牆上的電視機裏,本省的新聞頻道,正在滾動播出會通荷塘堤決堤的實時新聞。荷塘決堤是一件非常重大的突發公眾事件,自是引得媒體競相報道,楊誌遠下午就注意到,在荷塘受災現場,除了省市電視台的直播車在直播荷塘災區衝鋒舟乘風破浪軍民風雨同舟的動人畫麵,還有國家電視台的記者,租用了本省一家公司的直升機在空中進行航拍。不用說,荷塘決堤已經成了省內外的熱點新聞。
上次媒體記者傾巢而動來到會通,是因為恒星食品,安茗動用了不少的關係,這次記者們卻屬不請自到,會通近一年來還真是一個多事之年。
省電視台的小丫頭,剛才看到楊誌遠準備乘衝鋒舟前往中心災區,非要跟著市長姐夫一同深入災區不可,還扛著攝像機對楊誌遠猛拍,楊誌遠趕忙製止,說你看市長姐夫胡子拉碴,一點都不帥,是不是不用拍了。小丫頭笑盈盈,說這樣才更有感染力,市長姐夫憂國憂民的憂鬱而冷峻的表情,肯定會秒殺不少的女觀眾。
楊誌遠不願記者跟著,但還是徇了一回私,幫小丫頭調用了一艇衝鋒舟,該幹嘛幹嘛去,隻要不跟著市長姐夫就行。小丫頭謝天謝地,說還是市長姐夫好,剛才找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要,說安排給媒體的衝鋒舟就兩艇,多了沒有,一切都得以救災為重。楊誌遠說誰讓你們省電視台的手腳慢。小丫頭噘起嘴,說哪是我們手腳慢,那兩艇衝鋒舟給誰了?都給你們會通電視台了,宣傳部分明就是假公濟私,親疏有別。人家國家台財大氣粗,可以租用直升機,市長姐夫要不幫忙說句話,我也租直升機去,安大姐不給報銷,我找市長姐夫報。楊誌遠當時見轉運群眾的任務已近尾聲,不那麼繁忙,就讓宣傳部的同誌給小丫頭臨時安排了一艇衝鋒舟。
省電視台的新聞畫麵是會通電視台的記者拍攝提供的。
電視新聞裏,荷塘鄉一片汪洋,成了水鄉澤國,一棟棟地勢較高的磚瓦房露出一二層於水麵,到處一片狼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種決堤之後,隨處可見群眾於屋頂手揮紅綢白褂,高聲叫喊,等待救援的場景,在荷塘決堤現場並沒有看到。新聞記者拍到的都是政府工作人員在高山密林之中,組織於此避難的群眾有序地乘衝鋒舟撤離。
電視新聞裏自然也對荷塘堤決堤瞬間摧枯拉朽,力拔山河的鏡頭反複進行了回放。楊誌遠注意到了新聞裏還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
他楊誌遠站在大雨滂沱的雨中,看到遠處荷塘堤決堤後,心力憔悴,轟然倒地。
邵武平抱著昏迷不醒的他,喊:楊市長!
他楊誌遠直挺挺栽倒在地的鏡頭與決口處河水濁浪奔騰的滔天畫麵結合在一起,有些讓人震撼。
這個鏡頭肯定是隨行的會通電視台的記者抓拍的。這幾天抗洪搶險,楊誌遠奔波在第一線,並沒有讓電視台的記者跟隨,即便是有縣級電視台的記者抓拍了他下縣巡查的新聞,除非逼不得已,必須他楊誌遠出現在抗洪一線,以鼓舞會通人民的士氣,安定民心,也必須由楊誌遠親自點頭同意,才可播出。今晨在荷塘堤抗洪現場,楊誌遠指示電視台的記者,將鏡頭對準那些大無畏的武警戰士,至於楊市長指手畫腳的鏡頭就免了。自己倒地的鏡頭應該是記者無意中抓拍的,鏡頭有些晃動。問題是,這個鏡頭,未經自己的同意,它怎麼可能出現在省台乃至國家電視台的新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