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楊誌遠一改常規,正如方煒旻所言的那樣,會通北富南貧,楊市長這人嫌富愛貧。楊誌遠這次不準備先去北端,楊誌遠的這第一站,準備先從最南端開始,而後一路蜿蜒向北。楊誌遠心中早有決定,這次調研的第一縣就選江中。
最南端有江中和西環兩個縣,兩縣並列,楊誌遠之所以選擇江中,與年初二,方煒旻造訪楊家坳有關,方煒旻建議楊市長順便到江中看看,順便就算了,要看,就專程,既然你方煒旻讓楊市長記住了,那就有必要加深印象。至於這個印象是好,還是不妙,就看你方煒旻的本事和造化了。
戴逸飛一聽楊誌遠第一站竟然是江中,不解:“不去江北?去江中,楊市長,你這一著我還真沒看明白。”
“江北富,有看頭;江中呢,窮,沒什麼看頭。我這人喜歡往窮地方湊,越窮的地方,越能看到問題的所在。”楊誌遠笑,也不隱瞞,直言不諱,“因為在我看來,會通整體的經濟形勢好不好,能不能大跨步前進,不在於富裕的北部,關鍵就在於南部,南部是會通經濟的短板,就像水桶裏能裝多少的水,不在於長的那塊木板,而在於在最短的那塊。讓會通的南部盡快脫貧走向致富,讓南北經濟一同飛躍,這將是我今後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首站選江中,我是想多花點精力在南部,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出南部遲遲不能脫貧的問題所在。同時讓下麵的縣市知道,楊市長對貧困縣很重視,對鼓舞士氣很有好處。”
戴逸飛點頭,表示明白,說:“楊市長與眾不同,從來都是喜歡與窮鄉親交朋友。這次也是一樣。不按常理出牌,讓人無話可說。”
戴逸飛明白是一回事,他不得不關心另一個問題:郝兵理解?”
楊誌遠笑,說:“已向郝市長毫無保留地直抒己見,郝市長表示認同,無所謂。”
“如此甚好,很有必要。”戴逸飛鬆了一口氣。他和郝兵做了一年多的搭檔,郝兵大大咧咧,市政府的工作從來都是自行其是,很少與他溝通,他和郝兵雖然沒有大的衝突,但郝兵頗不把他這個市委書記看在眼裏卻是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現在楊誌遠來了,大家和和氣氣,遇事有商有量,關係融洽,書記市長少有的團結一致,這既與會通的大環境有關,與省委的囑咐有關,也與楊誌遠這人大氣大度的品行有關。戴逸飛知道楊誌遠到會通後,郝兵大力相幫,很夠意思,戴逸飛自然不希望,郝兵因為此等事情對楊誌遠產生什麼誤會,這對會通的工作大局不利,雖然郝兵下去了,但他提攜的人在各個關鍵崗位上都大有人在,楊誌遠現在本就舉步艱難,沒有郝兵的支持,那就更是難上加難。戴逸飛現在一聽楊誌遠已經和郝兵進行了溝通,自然鬆了口氣。
戴逸飛關切地說:“楊市長,既然要到六縣一市三區,路程遙遠,難免不遇上溝溝坎坎,你那帕薩特,底盤太低,真不合適某些地段的山路。這樣吧,這些天,你我換一換座駕,你讓小鄺開我的車。”
戴逸飛的車是台進口越野車,屬超標配置,於海天專門安排從國外進口,車到天津保稅區,還沒來得及去提車,於海天到省政協,戴逸飛來了,因此撿了個現成,進口越野車成了戴逸飛的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