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意外當選(2)(2 / 2)

趙洪福饒有興趣,說:“難得就沒有一點不同的聲音?一邊倒?就沒有人說楊誌遠這個同誌膽大妄為,喜歡意氣用事?”

“可這些也不是貶義詞啊,至多中性。”周泰飛笑,實事求是,“自然不會一邊倒,也有不同的聲音,但我們發現對楊誌遠的質疑聲,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楊誌遠同誌銳意改革,觸犯了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而來。比如其在社港推行能者上,庸者下,領導幹部不搞終身製的政治改革,就觸犯了諸多原有既得利益者的反對。還有曬‘三公經費’的賬單,也是引得既得利益者怨聲載道。但我們考察組經過反複斟酌,認為這恰恰從反麵襯托了楊誌遠同誌思想解放、銳意進取、敢想敢幹的工作作風,如果其畏手畏腳,那社港也不會有現今的巨變。”

“巨變?”趙洪福眉頭一挑。

周泰飛點頭,說:“應該說社港目前的情況還無法用‘巨變’來形容,但楊誌遠現在在社港實行的一係列政治和經濟的改革,意義非同小可。如果將某些政治改革放到一個更高的層麵上去,那就是一種政治上的巨變,我們將楊誌遠的執政思路理解為一種親民政治、惠民政治,政治以民意、民生為重,經濟發展以惠民惠農為首選,彼此相融相合,生生息息,如果一旦成功,對現有的政治體製和幹部的思想作風來說,是不是一種脫胎換骨的巨變。”

趙洪福點頭,說:“還真沒想到,泰飛這一趟下去,竟然頗多感慨。”

周泰飛笑,說:“不服老不行,到社港走了這一趟,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後生可畏。就他那個書記經費單獨拿出來曬,隻怕我就做不到。”

趙洪福笑,說:“如此說來,考察組的意見,是省委對該同誌應該委以重任了?”

周泰飛心說,趙書記這話真是問得蹊蹺,你趙書記不想對楊誌遠委以重任,你會讓我們對楊誌遠如此細致地考察,這不是明知故問嗎。周泰飛一笑,也不點明,隻是說:“楊誌遠同誌能力人品皆佳,這點無需置疑,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考察組還是傾向於楊誌遠同誌暫且不動。”

趙洪福‘咦’了一聲,說:“這就有些奇怪了,既然能力不錯,為何不用?”

“這一點,我和楊誌遠同誌有過交流,我和楊誌遠同誌的意見趨同一致。”周泰飛說,“楊誌遠同誌覺得其在社港還在摸索和探詢,此時離開,有許多可能會半途而廢,而且其還有諸多想法有待付諸實踐,比如說在社港縣取消農業稅,這件事一旦進行,在本省肯定意義非常,影響深遠。”

“取消農業稅?”趙洪福一聽,還真是吃驚不小,說:“這個楊誌遠,還真是敢想敢幹,要取消農業稅,也不可能是他社港這樣剛剛脫貧的貧縣先行啊,榆江、合海、會通轄下的那幾個全國經濟百強縣幹嘛去了?楊誌遠這麼一折騰,那還是讓省內那些百強縣汗顏?”

周泰飛笑,說:“這就是剛才說到的執政理念的問題,楊誌遠的執政理念就是政治跟隨民意民生,以民意、民生為重。楊誌遠就這個問題和我有過探討,取消農業稅在安徽已經開始試行,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全國全麵取消農業稅也就在這二三年的時間之內,省內的那些經濟強縣未免就沒有看清形勢,之所以不願先行,無非就是不願放棄既得利益,農業稅能多收一年是一年,財政越厚實,用起來越舒坦,誰都想自己的日子好過。而且農業稅一取消,對財政影響明顯,也有損政績。所以不是不可為,而是不願為。”

趙洪福笑,說:“楊誌遠把這倒是看得很透嘛,他就舍得?”